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道
【繁體漢字】道,【漢語拼音】dào,【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酉集下】【辵】【道字五行屬火】
【酉集下】【辵字部】
〔古文〕𨕥衟𡬹【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𠀤陶上聲。
【說文】所行道也。
【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
【詩·小雅】周道如砥。
【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
【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
【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順也。
【書·禹貢】九河旣道。
【註】順其道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
【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又當道,草名。
【博雅】當道,馬舄也。
又【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𠀤陶去聲。
【正韻】言也。
【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又由也。
【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
【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又治也。與導同。
【論語】道千乗之國。
【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又引也。
【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又從也。
【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
【山海經】風道北來。
【註】道,從也。
又【字彙補】動五切,音覩。
【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又叶徒厚切,頭上聲。
【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道”是道路,引申為道德、道理等抽象的概念。《說文》: “道,所行道也。 ”金文用人的頭形 “” 來代表人, 用路口形 “” (行)和代表腳(趾)的 “”表示走路。 小篆將 “行、 止”合成“辵” (讀chuò, 作為部首俗稱 “走之” ),此形是道路的 “道” 。金文3-4和石鼓文、“說文古文”另加手形(寸、又。在古文字中是指手腕那部分的長度,也代表手),表示用手給人指路,此時是指導的 “導”字。《說文》: “導引也。”漢帛書雖已隸化,“走之”旁仍可看到篆書的痕跡。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二】【辵】
《說文解字》
所行道也。从辵从𩠐。一達謂之道。𡬹,古文道从𩠐寸。徒皓切〖注〗衟、𨕥,亦古文道。
《說文解字注》
(道)所行道也。毛傳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爲道理,亦爲引道。从辵首,首者,行所達也。首亦聲徒晧切。古音在三部。一達謂之道。釋宮文:行部偁四達謂之衢,九部偁九達謂之馗。按許三偁當是一例。當作一達謂之道。从辵首。道人所行也,故从辵。此猶上文邍人所登故从辵也。自邍以下字皆不系於人,故發其例如此。許書多經淺人改竄,遂不可讀矣。
(𡬹)古文道,从首寸。从寸者如九軌七軌五軌。
道的部首:辵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ythu
四角號碼:38306鄭碼查詢:uanwBig5編碼:B944gb2312碼:B5C0
uni-code:基本区 U+9053首尾分解:辶首部件分解:首辶
造字法:形声;从辶、首声漢字結構: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火
異體字:𨖁𨕥𡬹𨗓 𨖁 𨕥 𨔞 𡬹 衟 衜 噵 𠐵 𨖁𨕥𡬹
路,方向,途徑:~路。鐵~。誌同~合。
指法則、規律:~理。~德。~義。得~多助,失~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係:~學。傳~。修~。
方法,辦法,技術:門~。醫~。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莊周)
指“道教”(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創立於東漢):~觀(guàn )。~士。~姑。~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領)。
指某些反動迷信組織:會~門。一貫~。
說,講:~白。常言~。能說會~。
用語言表示情意:~喜。~歉。~謝。
線條:鉛筆~兒。
中國曆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唐代相當於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以下設“道”。
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
量詞:一~大河。兩~門。上三~漆。
計量單位,“忽米”的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