霚字康熙字典熱度:45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wù,【漢字註音】ㄨˋ

【語音朗讀】

【戌集中】【雨】【霚字五行屬】

【戌集中】【雨字部】

【唐韻】【集韻】𠀤亡遇切,音務。

【說文】地气發,天不應。从雨敄聲。籀文省作雺。

【註】徐鉉曰:今俗从務。

【玉篇】天氣下,地氣不應也。

又【廣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𠀤音蒙。義同。 【玉篇】亦作雺。

【廣韻】亦作霿。

【集韻】與霧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霚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籀文

說文‧雨部

魏封孔羨碑(隸)
曹魏

楷書

霚字的象形文

讀音:yǔ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雨;

金文雨;

說籀文霧;

說古文雨;

石鼓文雨;

小篆雨;

小篆霧;

隸書雨

讀音:yǔ

“雨” 是從雲層中降向地麵的水滴。甲骨文、金文、“說文古文” 、石鼓文、 小篆等雖字形不盡相同, 但表現方法一致。 順序寫作“”。 正如《說文》所稱: “雨, 水從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間也。” 屬一看可知其義的象形字。隸書(漢《華山廟碑》 )寫作 “” , 已是今文。

“霧”指地麵的水氣蒸發時遇冷形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氣中的迷蒙現象。《說文》: “霧, 地氣發, 天不應。 從雨, 敄聲。 ”小篆寫作“” 。 上邊是義符 “雨” ,表示陰雨天象;下邊是聲符“敄”。金文“敄”寫作“” , 是被人驅趕著去作戰的意思。與 “敄” 相關的是 “務” (務)字。 秦簡、小篆在“敄”下加一力量的“力”成“務” ,所以 “霧”也寫作“霧” 。“說文籀文”寫作“” , 也算是古簡化字吧。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霚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霚
中国大陆
台湾 霚
台湾
日本 霚
日本
韩国 霚
韩国
旧字形 霚
旧字形

霚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雨】

『說文解字』

地气發,天不應。从雨敄聲。雺,籒文省。亡遇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从務。

『說文解字注』

(霚)地气發,天不應曰霚。曰霚二字今補。霚,今之霧字。釋天曰: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者俗字。霧一本作霿,非也。釋名曰。霧,冒也。氣蒙冒覆地之物也。開元占經引元命包陰陽亂爲霧。从雨。亦雨之類也,故从雨。地气發而天應之則雨矣。敄聲。亡遇切。古音在三部。敄从矛聲,故霚讀如矛。

(雺)籒文霚省。洪範曰蒙,古文尙書作曰雺。徐邈音亡鉤反。宋世家作曰霧。霧卽霚。霚者,雺之小篆。

霚字解釋

霚字基本屬性

  1. 霚的部首:雨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mbnhk

  2. 四角號碼:10248鄭碼查詢:fvmm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71A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霧雺霧霧雺

霚字基本含義

  1. 古同“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