臽字康熙字典熱度:129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xiàn,【漢字註音】ㄒㄧㄢˋ

【語音朗讀】

【未集下】【臼】【臽字五行屬】

【未集下】【臼字部】

【唐韻】戸𤟟切【集韻】乎韽切,𠀤音陷。

【說文】小阱也。从人在臼上,舂地坎可臽人。

【徐曰】若今人作穴,以臽虎也。會意。

【玉篇】坑也。

【同文備考】失足入坑坎也。从側人,从杵臼之臼,象人在臼中。

又【廣韻】【集韻】𠀤苦感切,音坎。義同。或作𥦶。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臽字的字形演變


臽父戊觚(金)
商代晚期

續2.16.4(甲)

㝬鐘(金)
西周晚期

說文‧臼部

睡.日乙101(隸)

春秋事語75(隸)
西漢

西狹頌(隸)
東漢

望都二號漢墓買地券(隸)
東漢

楷書

臽字的金文


臽父戊觚商代晚期集成7122

㝬鐘西周晚期集成260

臽字的象形文

讀音:xià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

秦簡;

小篆臽;

小篆陷;

隸書臽;

隸書陷

讀音:xiàn

“陷” 與 “臽” 同源。《說文》分兩個字: “陷,高下也。” (從地麵高處落入陷井底下); “臽,小阱也。從人在臼上。” (臼,小陷阱,人在其中)。甲骨文的 “臽”都是人在凹坑裏的形狀,四周的小點代表陷落時的塵土,字形字義十分明確。金文的凹坑成臼形,仍取其凹義。小篆為表明 “臽” 是由高處落下,另加一表示土山的 “阜” (讀fù,即左 阝 ) ,與“臽”組成 “陷” 。如此一來,隸書(漢《西狹頌》 、三國《曹真碑》 )也分別寫作“”和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臽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臽
中国大陆
台湾 臽
台湾
日本 臽
日本
韩国 臽
韩国
旧字形 臽
旧字形

臽字說文解字

【卷七】【臼】

『說文解字』

小阱也。从人在臼上。戶𤟟切文六 重二

『說文解字注』

(臽)小阱也。阱者、陷也。臽謂阱之小者。从人在臼上。古者掘地爲臼。故从人臼會意。臼猶坑也。戶𤟟切。八部。

臽字解釋

臽字基本屬性

  1. 臽的部首:臼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nhx

  2. 四角號碼:27777鄭碼查詢:rnb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1F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陷𦥢𥦶 𦥢 陷𦥢

臽字基本含義

  1. 小坑。

  2. 古同“陷”:“~鐵之矛,無分發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