㓵字康熙字典熱度:54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è,【漢字註音】ㄝˋ

【語音朗讀】

【子集下】【刀】【㓵字五行屬】

【子集下】【刀字部】

【集韻】逆各切,音鄂。

【玉篇】刀劒刃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2-07

㓵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籀文

說文‧刀部

楷書

㓵字的象形文

讀音:dāo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說文籀文;

秦簡;

小篆刀;

小篆刃;

小篆鍔;

漢簡;

隸書

讀音:dāo

“刀”是用於切、割、砍、削器具的總名,也是兵器。《說文》: “刀,兵也。象形。”引申指所有形狀象刀的器物,如古錢刀幣等。圖中所示為商代後期的出土刀具。 “刀”字甲骨文寫作“” , 金文寫作“” , 小篆寫作“” , 都是古代早期的刀形。後隨著刀形的豐富變化, 原字形已不能準確表現實物形狀,遂走向符號化。“刃”是刀鋒。甲、金文及小篆均在刀刃處加一畫, 指出此處是刃。隸書( 《漢簡》、 《秦簡》等)分別寫作“” 。從而成為今文。

“㓵”指刀和劍的鋒刃。今作“鍔” 。 《說文》: “㓵, 刀劍刃也。 ” 。“說文籀文”寫作“” , 上邊是表示切刻的“㓞” , 下邊是聲符“各” , 與“㓞”組合成“從㓞, 各聲” 的形聲字。 小篆寫作“” , 形符是“刀” , 聲符是“咢” ,同屬形聲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離騷》 (局部)

㓵字說文解字

【卷四】【刀】

『說文解字』

刀劒刃也。从刀㖾聲。㗉,籒文𠟎从㓞从各。五各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鍔,非是。

『說文解字注』

(㓵)刀劒刃也。淮南脩務訓。摩其鋒?。王子淵聖主得賢臣頌、漢書作越砥斂其咢。文𨕖作鍔。从刀。㖾聲。五各切。五部。

(㗉)籒文𠟎。从㓞各。各聲與?聲同部。釋詁。剡㗉利也。陸德明本作㗉。顏籒、孔沖遠引作略。周頌。有略其耜。毛云。略、利也。張揖古今字詁云。略古作㗉。以說文折衷之。㗉者古字。?者今字。?者正字。略者假借字。

㓵字解釋

㓵字基本屬性

  1. 㓵的部首:刀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rsln

  2. 四角號碼:62200鄭碼查詢:jjzkBig5編碼:gb2312碼:

  3. uni-code:扩展A U+34F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