媠字康熙字典熱度:490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tuó,duò,【漢字註音】ㄊㄨㄛˊ

【語音朗讀】

【丑集下】【女】【媠字五行屬】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他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𠀤音妥。

【揚子·方言】豔美也。

又【集韻】吐臥切,音唾。吳楚衡淮之閒謂好曰娃,南楚之外曰媠,故吳有館娃之宮,漆媠之室。

【前漢·谷永傳】車馬媠游之具。

又奴臥切,音愞。義同。又努果切。同㛂。

又杜果切,音朶。

【說文】不敬也。

又【廣韻】【集韻】𠀤徒臥切。與惰同。

【前漢·外戚傳】李夫人曰:妾不敢以燕媠見帝。又【龔勝傳】媠嫚亡狀。 【說文】作嫷。今省作媠。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媠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古文

說文‧心部

說文或體

楷書

媠字的象形文

讀音:duò


說文古文;

小篆惰;

小篆憜;

小篆嫷;

隸書

讀音:duò

“惰” 是輕慢,不敬。《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滕成公來會葬,惰而多涕。 ” 小篆有兩個寫法: “”, 左旁均從 “心” , 心的甲骨文寫作 “” , 金文寫作 “” , 都是心髒的形象, 表示惰是心理反映; 右旁其一從 “墮” , 其二省去 “𨸏” , 在這裏都是聲符; “惰” 屬形聲字。 “說文古文” 寫作 “” , 左旁從 “女” , 是古人對女性的偏見和輕蔑。 隸書將 “心” 字省筆拉直,為楷書 “竪心” 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寫作 “惰” 。

注: 小篆中另有一 “” (嫷)字, 與 “媠” 是同一字。 但《說文》另釋為“南楚之外謂好曰嫷” ,其實是對古代貴婦雍容懶散的恭維句。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媠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媠
中国大陆
台湾 媠
台湾
日本 媠
日本
韩国 媠
韩国
旧字形 媠
旧字形

媠字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漢書韋玄成傳。無媠爾儀。張敞傳。被輕媠之名。若方言媠、美也。南楚之外曰媠。則方俗殊語耳。

媠字解釋

媠字基本屬性

  1. 媠的部首:女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vkmb

  2. 四角號碼:44427鄭碼查詢:zmbq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AA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惰嫷嫷 惰 𡡙

媠字基本含義

1. 媠 [tuó]2. 媠 [duò]

媠 [tuó]
  1. 美好:“形~服兮揚幽若。”

媠 [duò]
  1. 古同“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