糉字康熙字典熱度:40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òng,【漢字註音】ㄗㄨㄥˋ

【語音朗讀】

【未集上】【米】【糉字五行屬】

【未集上】【米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作弄切,宗去聲。蘆葉裹米角黍也。

【風土記】以菰裹黏米。

【續齊諧記】屈原五日投汨羅,楚人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區曲白日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聞君當見祭,可以楝葉塞筒上,以綵絲纏之,二物蛟龍所憚也。今人作粽,幷戴楝葉五色絲,皆汨羅遺俗。 【集韻】或作粽。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糉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米部

楷書

糉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糉
中国大陆
台湾 糉
台湾
日本 糉
日本
韩国 糉
韩国
旧字形 糉
旧字形

糉字說文解字

【卷七】【米】

『說文解字』

蘆葉裹米也。从米㚇聲。作弄切

糉字解釋

糉字基本屬性

  1. 糉的部首:米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5倉頡號碼:fduce

  2. 四角號碼:92947鄭碼查詢:ufor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CC9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糭粽粽糭粽

糉字基本含義

  1. 同“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