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字康熙字典熱度:127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duì,【漢字註音】ㄉㄨㄟˋ

【語音朗讀】

【寅集上】【寸】【對字五行屬】

【寅集上】【寸字部】

【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𠀤音碓。

【說文】應無方也。本作𡭊。

【爾雅·釋言】對,遂也。

【疏】遂者,因事之辭。

【廣韻】答也。

【增韻】揚也。

【詩·大雅】以對于天下。

【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

【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又【禮·曲禮】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

【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

【註】離席對也。

又次對,轉對。

【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

又當也,配也。

【詩·大雅】帝作邦作對。

【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

又對簿。

【史記·李將軍傳】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又敵也。

【吳陸遜曰】劉備今在境界,此疆對也。

又凡物𠀤峙曰對。

【杜甫·萬丈潭詩】山危一徑盡,岸絕兩壁對。


考證:〔【禮·曲禮】侍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 謹照原文侍下增坐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對字的字形演變


甲740(甲)

佚657(甲)

作父乙尊(金)
西周早期

貉子卣(金)
西周早期

𤯍方鼎(金)
西周早期

燮簋(金)
西周中期

伯晨鼎(金)
西周中期偏晚

柞鐘(金)
西周晚期

說文‧丵部

說文或體

縱橫家書289(隸)
西漢

居延簡甲1379(隸)
西漢

老子乙前90下(隸)
西漢

石經論語殘碑(隸)
東漢

蒼山畫象石題記(隸)
東漢

楷書

對字的甲骨文


甲740合30600何組

前4.36.4合36790

林2.25.10合36419黃組

佚657合18755賓組

清暉148

對字的金文


𤯍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614

車廾鼎西周早期集成2704

史獸鼎西周早期集成2778

令鼎西周早期集成2803

叔簋西周早期集成4133

敔簋西周早期集成4166

𩫖伯又簋西周早期集成4169

小臣守簋西周早期集成4179

獻簋西周早期集成4205

作周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241

靜簋西周早期集成4273

對作父乙卣西周早期集成5328

盂卣西周早期集成5399

貉子卣西周早期集成5409

競卣西周早期集成5425

作父乙尊西周早期集成5975

遣尊西周早期集成5992

耳尊西周早期集成6007

井鼎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2720

𠭯鐘西周中期集成92

禹殳鼎西周中期集成2721

穴鼎西周中期集成2755

蟎鼎西周中期集成2765

七年趞曹鼎西周中期集成2783

大鼎西周中期集成2807

大鼎西周中期集成2808

師望鼎西周中期集成2812

師𡘇父鼎西周中期集成2813

師䢅鼎西周中期集成2817

善鼎西周中期集成2820

師𩛥鼎西周中期集成2830

大簋西周中期集成4165

聿簋西周中期集成4192

友簋西周中期集成4194

㒼簋西周中期集成4195

段簋西周中期集成4208

師遽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14

追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22

無㠱簋西周中期集成4225

無㠱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27

無㠱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28

羖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43

即簋西周中期集成4250

大師虘簋西周中期集成4252

大師虘簋西周中期集成4252

𧽊簋西周中期集成4266

同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70

豆閉簋西周中期集成4276

師酉簋西周中期集成4288

師虎簋西周中期集成4316

對字的象形文

讀音:du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小篆對;

小篆𡭊;

隸書

讀音:duì

“對”字在數千年的使用中字義變化很大,但主要表示麵對、朝向,回應、對手等。 最初甲骨文寫作 “” , 象 “” (又, 手)持 “”輝煌的燈燭。 表示對照。金文1-3寫作“” , 向手在“封土” (疆界)上植草木, 以示對方(詳見 “封” 釋);4寫作 “” , 象兩手持有齒兵器,表示對抗敵人。由於金文字形駁雜,小篆在統一文字時將“對” 化作兩個字: “”。 前者與金文1相同; 後者下邊改 “土” 為“口” , 表示語言對答。 隸書(漢《張遷碑》 )寫作 “”, 已是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對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對
中国大陆
台湾 對
台湾
香港 對
香港
日本 對
日本
韩国 對
韩国
旧字形 對
旧字形

對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對”字头,请参考“𡭊”字:)

【卷三】【丵】

《說文解字》

譍無方也。从丵从口从寸。對,對或从士。漢文帝以爲責對而爲言,多非誠對,故去其口以从士也。都隊切文四,重二

《說文解字注》

(𡭊)𧭭無方也。聘禮注曰:對,荅問也。按對、荅古通用。云𧭭無方者,所謂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以大者則大鳴,叩以小者則小鳴也。無方故從丵口。从丵口。从寸。寸,法度也。丵口而一歸於法度也。都隊切。十五部。

(對)𡭊或从士。漢文帝㠯爲責對而面言,依廣韵訂。多非誠對,故去其口㠯從士也。鍇曰:士,事也。取事實也。按篇、韵皆作土,未知孰是。趙氏明誠曰:據古鐘鼎皆作對。是漢文亦從古耳,非肊更也。

對字解釋

對字基本屬性

  1. 對的部首:寸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tgdi

  2. 四角號碼:34100鄭碼查詢:kuudBig5編碼:B9EFgb2312碼:B6D4

  3. uni-code:基本区 U+5C0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会意;从又、从寸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对対𡭊对 対 𡭊𡭊𡭊

對字基本含義

  1. 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