陮字康熙字典熱度:37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duì,【漢字註音】ㄉㄨㄟˋ

【語音朗讀】

【戌集中】【阜】【陮字五行屬】

【戌集中】【阜字部】

【唐韻】都辠切【集韻】覩猥切,𠀤音頧。

【說文】陮隗,高也。

【玉篇】陮隗,不平也。

又【廣韻】徒猥切【集韻】杜罪切,𠀤音𦶏。又【集韻】都回切,音磓。義𠀤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陮字的字形演變


後2.22.15(甲)

說文‧阜部

楷書

陮字的甲骨文


後2.22.15

後2.26.5合28128無名組

乙4057合9504賓組

乙4631合9783賓組

乙5034

文管99

佚838合13410賓組

粹1034合33150歷組

鄴3下.40.10合34168歷組

陮字的象形文

讀音:du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金文阿;

金文阿;

小篆陮;

小篆阿;

隸書

讀音:duì

“陮”是崔巍高大的意思。《說文》 “陮,陮隗,高也。” 甲骨文寫作“” , 象鳥在阜上的樣子。 用鳥能高飛, 阜是大土山兩者會意。 阜( )橫看是山丘形。 鳥在古文字中也寫作 “隹” 。 小篆據此寫作“” 。 隸書結構未變, 作 “” 。

阿(讀ē) ,指大的山丘。《說文》 : “阿,大陵也。” 金文寫作“” , 字形不一是秦未統一文字前的常見現象, 但基本字素是表示山丘的 “𨸏” 、 表示土山的 “土” 和表示大聲呼喊的 “可” (參看 “可”字釋文) 。造字者可能是想到,當人們突然看見麵前出現高大的土山時不由驚呼: “嗬! 真高大啊” , 而造出此字的。 小篆寫作 “” , 結構與金文1相同。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陮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陮
中国大陆
台湾 陮
台湾
日本 陮
日本
韩国 陮
韩国
旧字形 陮
旧字形

陮字說文解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陮隗,高也。从𨸏隹聲。都辠切

『說文解字注』

(陮)陮隗、逗。高也。陮隗猶崔巍。亦猶𡼊?。㬪韵字也。从𨸏。隹聲。都辠切。十五部。

陮字解釋

陮字基本屬性

  1. 陮的部首:阜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nlog

  2. 四角號碼:70215鄭碼查詢:yni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66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陮字基本含義

  1. 〔~隗(wěi)〕a.高。b.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