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著
【繁體漢字】著,【漢語拼音】zhù,zhuó,【漢字註音】ㄓㄨˋ
【語音朗讀】
【申集上】【艸】【著字五行屬木】
【申集上】【艸字部】
【集韻】【韻會】【正韻】𠀤陟慮切,音箸。
【博雅】明也。
【中庸】形則著。
【晏子·諫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又【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
【註】著,標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
【周禮·典婦功註】書其賈而著其物。
又【前漢·景帝紀】廷尉與丞相更議著令。
【註】著音著作之著。
【晉書·職官志】魏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又【小爾雅】思也。
又與貯通。
【家語】子貢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
【註】著,居也。
又【詩·齊風】俟我于著乎而。
【傳】門屏之閒曰著。
又【左傳·昭十二年】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
【註】著,位次也。
【前漢·五行志】朝內列位有定處,所謂表著也。
又【廣韻】直餘切,音除。
【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
【韻會】表著之著亦音除。
又【羣經音辨】藥草也。
【爾雅·釋草】味。荎著。
【註】音儲。
又【類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
【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䔧,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
又【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䞓裏著組繫。
【註】著,充之以絮也。
【韓詩外傳】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又【集韻】直略切,音擆。
【吳越春秋】從隂收著,望陽出糶。
【註】著。置也。
又【類篇】附也。
【前漢·贾誼傳】黑子之著面。
又【禮·明堂位】著,殷尊也。
【註】著地無足。
又【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其俗土著。
【師古註】土著,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
【後漢·李忠傳】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 【直音】俗作着。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卷五】【竹】
『說文解字』
飯攲也。从竹者聲。陟慮切。又,遟倨切
『說文解字注』
(箸)飯㩻也。㩻各本作攲。支部攲、持去也。危部㩻、䧢也。㩻者傾側意。箸必傾側用之。故曰飯㩻。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古亦當作㩻器也。箸、曲禮謂之梜。假借爲箸落、爲箸明。古無去入之別。字亦不从艸也。从竹。者聲。陟慮切。又遟倨切。五部。
著的部首:艸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tjka
四角號碼:44604鄭碼查詢:ebmBig5編碼:B5DBgb2312碼:D6F8
uni-code:基本区 U+8457首尾分解:艹者部件分解:艹耂日
造字法:形声;从艹、者声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木
異體字:着著箸着 箸 𣋐 𣥧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