嶰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嶰的基本解釋
嶰
【繁體漢字】嶰,【漢語拼音】xiè,jiè,【漢字註音】ㄒㄧㄝˋ
【語音朗讀】
【寅集中】【山】【嶰字五行屬】
【寅集中】【山字部】
【廣韻】胡買切【集韻】下買切,𠀤音蟹。山澗閒也。
【左思·吳都賦】嶰澗閴岡。
【註】小山別大山曰嶰。
又谷名。
【通鑑綱目】黃帝命伶倫取竹於嶰溪之谷。
又通作解。
【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取竹之解谷。
【註】孟康曰:解,脫也。谷,竹溝也。取竹之脫無鉤節者。一說昆侖之北谷名也。
又去聲。
【集韻】居隘切,音懈。義同。
又叶虛里切,音喜。
【馬融·廣成頌】冒𣝓柘搓𣗥枳,窮浚谷底幽嶰。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嶰的部首:山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unbq
四角號碼:27752鄭碼查詢:llymBig5編碼:E963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5DB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
1. 嶰 [xiè]2. 嶰 [jiè]
山澗;溝壑(有水稱澗,無水稱嶰):“窮浚穀,底幽~。”
山名。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屩澶㸤𨈮穟𧯜䬾廛𧇧𢫧剒呫𪉿𩏔𢥘价𠹓𠑽溔暲簦癭𪙳賈融暷薞𥦇亲𣕀䊦䥙䃋悢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