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字康熙字典熱度:142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kuí,【漢字註音】ㄎㄨㄟˊ

【語音朗讀】

【午集中】【目】【睽字五行屬木】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韻】苦圭切【集韻】【韻會】傾畦切,𠀤音奎。

【說文】目不相視也。

【玉篇】目少精也。

【六書故】反目也,因之爲睽乖。

【易·序卦】睽者,乖也。

【雜卦】睽,外也。

又【集韻】涓畦切,音圭。義同。

又【廣韻】異也。

【唐書·柳宗元傳】睽焉而鬭。

【宋史·沈起傳】內自睽疑。

又張目貌。

【韓愈·鄆州谿堂詩】萬目睽睽。

又楚邑名。

【左傳·僖二十七年】楚子使子文治兵于睽。

又【集韻】其季切,音悸。睽睢張目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顄顤顟而睽睢。○按《說文》本作睽。《舉要》別作𠋳,非。《正韻牋》睽孤之睽从目,睽違之睽从日,聾睽之睽从耳。俗溷用,非。《㴑原》又以暌卽睽之譌,亦非。

詞條更新時間:2025-02-07

睽字的字形演變


大簋蓋(金)
西周晚期

說文‧目部

熹.易.睽(隸)
東漢

楷書

睽字的金文


癸士父鬲西周晚期集成715

大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298

大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298

大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299

睽字的象形文

讀音:kuí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小篆;

隸書

讀音:kuí

“睽”字本義是二目不能集中視線觀看一物。引申違反、背離,又睜大眼睛注視義, 如 “眾目睽睽。 ”金文寫作“ ” , 均象睜大兩隻眼睛,下有一 “癸” 字(癸,除表示一飛行武器外,還有匯集、集中一點的含義。兩眼集中一點,即俗稱 “鬥雞眼” 。)正是《說文》所說的 “目不相聽(視)也。” 小篆將眼睛(目)改為一隻,脫離了會意字,成為 “從目,癸聲” 的形聲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睽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睽
中国大陆
台湾 睽
台湾
香港 睽
香港
日本 睽
日本
韩国 睽
韩国
旧字形 睽
旧字形

睽字說文解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目不相聽也。从目癸聲。苦圭切

『說文解字注』

(睽)目不相聽也。聽猶順也。二女志不同行。猶二目不同視也。故卦曰睽。人部?卽睽。从目。癸聲。苦圭切。十五部。

睽字解釋

睽字基本屬性

  1. 睽的部首:目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bunok

  2. 四角號碼:62084鄭碼查詢:lxagBig5編碼:BACCgb2312碼:EEA5

  3. uni-code:基本区 U+777D首尾分解:目癸部件分解:目癶天

  4. 造字法:形声;从目、癸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𠊾 𧡫 䧶 𨾎 𨾗

睽字基本含義

  1. 不順,乖離:~孤(乖離而獨處)。~異(意見不合)。

  2. 孤獨。

  3. 〔~~〕張大眼睛注視的樣子,如“眾目~~”。

  4. 同“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