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字康熙字典熱度:320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fǒu,pǐ,【漢字註音】fǒu,pǐ

【語音朗讀】

【丑集上】【口】【否字五行屬水】

【丑集上】【口字部】

〔古文〕𠘶【唐韻】方九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𠀤音缶。

【說文】不也。

【徐鍇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从口。

【集韻】口不許也。

【書·益稷】否則威之。

【詩·周南】害澣害否。又【小雅】嘗其旨否。

【集韻】通作不。

又【廣韻】符鄙切【集韻】【韻會】部鄙切,𠀤音痞。

【玉篇】閉不行也。

【廣韻】塞也,易卦名。

又【集韻】【韻會】𠀤補美切,音鄙。

【集韻】惡也。

【正韻】穢也。

【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疏】否爲破敗,臧爲有功。又【鼎卦】初六,鼎顚趾,利出否。

【註】否,謂不善之物也。

【疏】寫出否穢之物也。

【詩·大雅】未知臧否。

【又】邦國若否。○按《釋文》書益稷,詩烝民,否字俱兼缶鄙二音。

又叶府眉切,音𤰞。

【楚辭·九章】心純尨而不泄兮,遭讒人而嫉之。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淸徵其然否。

又叶方矩切,音甫。

【𨻰琳·大荒賦】覽六五之咎休兮,乃貧尼而富虎,嗣反覆其若兹兮,豈云行之臧否。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否字的字形演變


毛公鼎(金)
西周晚期

中山王昔鼎(金)
戰國晚期

上(2).魯.3(楚)

說文‧不部

熹.詩匏有苦葉(隸)
東漢

耿勳碑(隸)
東漢

楷書

否字的金文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晉公盆春秋中期集成10342

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否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否
中国大陆
台湾 否
台湾
香港 否
香港
日本 否
日本
韩国 否
韩国
旧字形 否
旧字形

否字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不也。从口从不。方九切

不也。从口从不,不亦聲。方久切1895〖注〗徐鍇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从口。”文二

『說文解字注』

(否)不也。从口不。按否字見不部。此誤增也。

(否)不也。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說事之不然也。故音義皆同。孟子萬章曰。然則舜僞喜者與。孟子曰。否注。孟子言舜不詐喜也。又咸丘蒙問舜南面而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孟子曰。否。注。言不然也。又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注。堯不與之。又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孟子曰。否然也。萬章又問孔子於衞主癰疽。孟子曰。否然也。萬章又問百里奚自鬻於秦養牲者。孟子曰。否然注皆曰。否、不也。不如是也注以不如是釋否然。今本正文皆譌作否不然。語贅而注不可通矣。否字引申之義訓爲不通。如易之泰否、堯典之否德、小雅之否難知也、論語之子所否者皆、殊其音讀符鄙切。要之古音則同在弟一部。从口不。會意。不亦聲。方久切。古音在一部。

否字解釋

否字基本屬性

  1. 否的部首:口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mfr

  2. 四角號碼:10609鄭碼查詢:gijBig5編碼:A75Fgb2312碼:B7F1

  3. uni-code:基本区 U+5426首尾分解:不口部件分解:不口

  4. 造字法:会意;从不、从口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不 𠘶 𠳝

否字基本含義

1. 否 [fǒu]2. 否 [pǐ]

否 [fǒu]
  1. 表示不同意,不認可:~定。

  2. 不,用在表示疑問的詞句裏:可~?。

  3. 不如此,不是這樣,不然:~則。學則正,~則邪。

否 [pǐ]
  1. 不好,壞,惡:~極泰來(“否”和“泰”,前者是壞卦,後者是好卦。指事情壞到了極點,就會向好的方向轉化)。未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