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瀵
【繁體漢字】瀵,【漢語拼音】fèn,【漢字註音】ㄈㄣˋ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瀵字五行屬水】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問切,音糞。水名。
【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
【疏】尾,猶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
【水經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又神瀵,出終北國。
【列子·湯問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椒蘭,味同醪醴。
又【集韻】普悶切,音噴。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𠀤湓去聲。水浸也。
【郭璞·江賦】翹莖瀵蘂。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浸也。从水糞聲。《爾雅》曰:“瀵,大出尾下。”方問切
『說文解字注』
(瀵)水漫也。漫各本作浸。今依集韵訂。說文水部無漫。當作曼。曼者、引也。瀵者、水之引而愈出也。曼瀵聲類相近。从水。𥻔聲。讀若粉。方問切。廣韵匹問切。十三部。爾雅曰。瀵大出尾下。釋水文。郭云。今河東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曰瀵。郃陽縣復有瀵。亦如之。相去數里。而夾河河中陼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潛相通。按地理志上谷郡潘縣。師古普半反。全氏祖望據水經注河水過蒲阪下、引帝王世紀曰。舜都蒲阪。或言都平陽及瀵。正前志潘當作瀵。
瀵的部首:水部外筆畫:17筆畫總數:20倉頡號碼:efdc
四角號碼:39181鄭碼查詢:vueoBig5編碼:F45Cgb2312碼:E5AF
uni-code:基本区 U+7035首尾分解:氵糞部件分解:氵米田八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異體字:𤄪𤀬𤀬 𤄪𤄪𤀬
水由地麵下噴出漫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