犎字康熙字典熱度:40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fēng,【漢字註音】ㄈㄥ

【語音朗讀】

【巳集下】【牛】【犎字五行屬】

【巳集下】【牛字部】

【廣韻】甫容切【集韻】【韻會】方容切,𠀤音封。

【玉篇】野牛也。

【集韻】牛名。領上肉犦胅起如橐駞。

【爾雅·釋畜註】犦牛,卽犎牛。

【司馬相如·上林賦】庸旄貘犛。

【註】師古曰:庸牛,卽今之犎牛。

又或作封。

【前漢·西域傳】罽賔出封牛。

【註】師古曰:封牛,項上隆起者也。亦作峰。

【後漢·順帝紀】疏勒國獻獅子封牛。

【註】封牛,其領上肉隆起若封然,因以名之。卽今之峰牛。 【集韻】或作㸼。 考證:〔【集韻】牛名。領上肉犦然起如橐駞。〕 謹照原文然改胅。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犎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犎
中国大陆
台湾 犎
台湾
香港 犎
香港
日本 犎
日本
韩国 犎
韩国
旧字形 犎
旧字形

犎字解釋

犎字基本屬性

  1. 犎的部首:牛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gihq

  2. 四角號碼:44500鄭碼查詢:bbdmBig5編碼:DEA9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28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牛、封部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㸼

犎字基本含義

  1. 〔~牛〕一種野牛,背上肉突起,像駝峰,如“西域諸國獻汗血馬、火浣布、~~、孔雀、巨象及諸珍異二百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