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字康熙字典熱度:33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qū,【漢字註音】ㄑㄩ

【語音朗讀】

【亥集上】【馬】【驅字五行屬】

【亥集上】【馬字部】

〔古文〕敺【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正韻】丘于切,𠀤音區。

【玉篇】逐遣也。

【禮·月令】驅獸毋害五穀。

又【說文】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

【玉篇】驟也,奔馳也。

【易·比卦】王用三驅失前禽。

又軍前鋒曰先驅,次前曰中驅。

又【集韻】【韻會】𠀤祛尤切,音丘。義同。

【詩·鄘風】載馳載驅,歸唁衞侯。

【陸雲賦】昶愁心以自邁,肅旁人以曾驅。詔河馮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區遇切,音姁。義同。

【班固·東都賦】舉㷭伐鼓,申令三驅。輕車霆激,驍騎電騖。

【陶侃相風賦】華蓋警乗,奉引先驅。豹飾在後,葳蕤先路。

又通作歐。

【史記·趙世家】歐,代地。

【前漢·食貨志】歐民而歸之農。

又叶直谷切,音逐。

【詩·秦風】游環脅驅。叶下續轂。 俗作駈䮃,𠀤非。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驅字的字形演變


多友鼎(金)
西周晚期

說文古文

說文‧馬部

睡.日甲157背(隸)

老子乙前30下(隸)
西漢

孫子78(隸)
西漢

熹.易.比(隸)
東漢

譙敏碑(隸)
東漢

楷書

驅字的象形文

讀音:qū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說文古文;

石鼓文毆;

小篆驅;

小篆毆;

隸書驅;

隸書毆

讀音:qū

“驅” 和 “毆” 是同源字。“驅” 側重驅趕、驅使動物。; “毆”側重擊打。《說文》 : “驅,馬馳也。” “毆,捶擊物也。” 商代甲骨文1象手持棍棒驅逐或毆打老虎的情形; 甲骨文2象驅馬形。這兩個字均為會意字。 秦小篆的 “驅” 左旁從 “馬” 。 馬的甲骨文寫作 “” , 金文寫作 “” , 都是馬的簡筆畫。 右旁的聲符從 “區” , 區的甲骨文寫作“” , 金文寫作 “” , 本指藏物(詳見 “區”釋) , 但在這裏隻表發聲,與 “馬” 組合成 “從馬,區聲”的形聲字。金文和 “說文古文” 寫作“毆” ,可見在古文字中 “驅” 與 “毆”有相通處。小篆分別寫作 “” ; 隸書(漢《樊敏碑》 )對小篆的筆畫作了平直處理, 寫作 “” 和“” , 完全脫離了古文字的行列。 今簡化字寫作 “驅” 和 “毆”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驅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驅
中国大陆
台湾 驅
台湾
香港 驅
香港
日本 驅
日本
韩国 驅
韩国
旧字形 驅
旧字形

驅字說文解字

【卷十】【馬】

『說文解字』

馬馳也。从馬區聲。敺,古文驅从攴。豈俱切

『說文解字注』

(驅)驅馬也。各本作馬馳也。今正。此三字爲一句。驅爲篆文。此三字言其義。許之例如此。驅馬常言耳。盡人所知。故不必易字以注之也。驅馬、自人䇿馬言之。革部曰。鞭、驅也。是其義也。从馬。區聲。豈俱切。古音在四部。俗作駈。

(敺)古文驅。从攴。攴者、小擊也。今之扑字。鞭、箠、策所以施於馬而驅之也。故古文从攴。引伸爲凡駕馭追逐之偁。周禮。以靈𡔷敺之。以炮土之𡔷敺之。孟子。爲淵敺魚。爲叢敺爵。爲湯武敺民。皆用古文。其實皆可作驅。與殳部之毆義別。

驅字解釋

驅字基本屬性

  1. 驅的部首:馬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21倉頡號碼:sfsrr

  2. 四角號碼:71316鄭碼查詢:cujjBig5編碼:C558gb2312碼:C7FD

  3. uni-code:基本区 U+9A4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马、区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驱駈敺駆毆敺𢿛䮃 敺 毆 駆 駈 驱 𣦑 𨒡 𩢧 𩢩 𩣌 𩣕 𩤀敺𢿛

驅字基本含義

  1. 見“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