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足
【繁體漢字】足,【漢語拼音】zú,【漢字註音】ㄗㄨˊ
【語音朗讀】
【酉集中】【足】【足字五行屬火】
【酉集中】【足字部】
〔古文〕疋𤴕【唐韻】卽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𠀤音哫。
【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
【易·說卦】震爲足。
【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
【禮·玉藻】足容重。
【註】舉欲遲也。
又【廣韻】滿也,止也。
【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
【詩·小雅】旣霑旣足。
【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
【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
【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虃,百足。
【註】音纖。
又姓。
【戰國策】足强。
【註】韓人。
又【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𠀤音沮。
【論語】巧言令色足恭。
【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
【朱傳】過也。
【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
【註】足,猶擁也。
又【廣韻】添物也。
【類篇】益也。
【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又【韻補】叶子悉切。
【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足” 和 “疋” 都是部首字。本義是同一字,《說文》 : “疋,足也。” “足,人之足也。” 均指腿腳(踝、足) 。“疋” 字側重指包括腿在內的腳, 甲骨文寫作“、 、 、 ” , 上部是腿, 下邊是掌趾,正是腿和腳的形狀。 “足” 字主要指踝以下的腳部, 甲骨文寫作 “” ,正像腳掌和腳趾形。 “足” 甲骨文也寫作 “”(此字也是 “正” 字, 表示腳正對一個方向走去) 。 金文承接此字寫作 “、 、 ” 。 小篆將“足、 疋” 分別寫作 “” 和 “” , 區別僅在 “口” 部是否封口。 隸變後, 足寫作 “” ( 《郭有道碑》 ) , 疋寫作 “” 。 隨著 “足” 字地位的鞏固和通行,“疋” 義逐漸轉移,多用作部首並增加了其他字義。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二】【足】
『說文解字』
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屬皆从足。即玉切〖注〗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說文解字注』
(足)人之足也。在體下。从口止。依玉篇訂。口猶人也。舉口以包足已上者也。齒、上止下口。次之以足、上口下止。次之以疋、似足者也。次之以品、从三口。今各本从口。非也。卽玉切。三部。凡足之屬皆从足。
足的部首:足部外筆畫:0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ryo
四角號碼:60801鄭碼查詢:jiBig5編碼:A8ACgb2312碼:D7E3
uni-code:基本区 U+8DB3首尾分解:口走部件分解:足
造字法:会意;从口、从止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火
異體字:𠯁 𠯣 𤴕
腳:~下(對對方的敬稱)。~跡。~球。~壇。失~。高~(敬辭,稱別人的學生)。舉~輕重。畫蛇添~。
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鼎~。碗~。
充分,夠量:~月。~見。~智多謀。
完全:~以。~色。
值得,夠得上:不~為憑。微不~道。
增益:以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