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字康熙字典熱度:3710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ǐ,【漢字註音】ㄌㄧˇ

【語音朗讀】

【申集中】【虫】【蠡字五行屬土】

【申集中】【虫字部】

〔古文〕𢍝𥯵【唐韻】盧啓切【集韻】里弟切,𠀤音禮。

【說文】蟲齧木中也。

又彭蠡,澤名。

【書·禹貢】東匯澤爲彭蠡。

【註】彭蠡,在揚州之西界。

又鄰知切,音離。

【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

又【韻會】憐題切,音黎。瓠瓢也。

【前漢·東方朔傳】以蠡測海。

又【唐韻古音】落戈切,音騾。義同。

又【玉篇】蠡蠡,行列貌。

【劉向·九歎】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又山名。

【揚雄·長楊賦】燒熐蠡。

【註】熐蠡,山名。

又人名。

【晉書·姚弘載記】姚墨蠡。

【宋書·桂陽王休範傳】杜墨蠡。

又與螺通。

【類篇】蚌屬。聖人法蠡蚌,而閉戸見文子。

又【集韻】魯果切,音裸。瘯蠡,皮肥。一曰疥病。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又【集韻】力至切,音利。蟲名。

又郞計切,音麗。

【揚子·方言】參、蠡,分也。

【郭註】謂分割也。齊曰參,楚曰蠡。 亦作䗍。


考證:〔【劉向·九歌】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謹照原書九歌改九歎。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蠡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古文

說文‧䖵部

靈臺碑(隸)
東漢

浙鏡九(隸)
東漢至魏晉

楷書

蠡字的象形文

讀音:kū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金文;

說古文蜂;

說古文蠡;

小篆䖵;

小篆蜂;

小篆蠡;

隸書

讀音:kūn

“䖵” 在古文字中是個部首字。是昆蟲的 “昆” 的本字(古文字寫作 “䖵” ) , 是用二蟲表示很多蟲類。 甲骨文寫作 “”; 金文寫作“” ; 小篆寫作 “” 。 字形不盡相同, 是不同時代的古人對自然界事物觀察和表達的方式不同, 但均是用兩個蟲形表示昆蟲。 《說文》: “䖵,蟲之總名也。 ”此字形至漢隸時雖有變化, 但仍用䖵字者很多。

“蠭” 是 “蜂” 的古字。 《說文》 : “蠭, 飛蟲蜇人者。 從䖵, 逢聲。 ” 這是對小篆寫作 “” 的解釋。 上邊是相逢的 “逢” , 既是讀音,也表示 “蠭” 在穿插飛行中經常相逢。 “說文古文” 寫作 “” , 上邊的“夆”是 “逢” 的初文,因此與小篆結構不悖。

“蠡” 本指樹木中的蛀蟲。 《說文》 : “蠡, 蟲齧木中也。 從䖵, 彖聲。 ” “說文古文” 、小篆寫作 “” 。 下邊是形符“䖵” ; 上邊是表示野豬的 “彖” 。 合起來表示 “䖵” (蟲)像野豬一樣啃食樹木。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蠡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蠡
中国大陆
台湾 蠡
台湾
香港 蠡
香港
日本 蠡
日本
韩国 蠡
韩国
旧字形 蠡
旧字形

蠡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䖵】

『說文解字』

蟲齧木中也。从䖵彖聲。𥯵,古文。盧啓切〖注〗𢍝,亦古文。

『說文解字注』

(蠡)蟲齧木中也。此非蟲名。乃謂螙之食木曰蠡也。朱子注孟子曰蠡者齧木蟲、則誤矣。蠡之言剺也。如刀之剺物。蠡叚借之用極多。或借爲蠃蚌字。或借爲瓢?字。楚辭。覽芷圃之蠡蠡。又借爲禾黍離離字。孟子曰。以追蠡。趙注曰。追、鐘鈕也。鈕擘齧處深矣。蠡蠡、欲絕之皃。此又以蠡同離、同劙。方言曰。劙、解也。又曰。蠡、分也。皆其義也。不知叚借之恉、乃云鐘鈕如蟲齧而欲絕。是株守許書之辭。而未能通許書之意矣。从䖵。彖聲。彖見?部。讀若弛。非通貫切之彖也。此久誤。今正篆文倂說解。盧啟切。十六部。

(𥯵)古文。按此古文與篆不別。疑古文从豕。

蠡字解釋

蠡字基本屬性

  1. 蠡的部首:虫部外筆畫:15筆畫總數:21倉頡號碼:volii

  2. 四角號碼:27136鄭碼查詢:zmiiBig5編碼:C4F9gb2312碼:F3BB

  3. uni-code:基本区 U+8821首尾分解:彖虫部件分解:彑豕虫虫

  4. 造字法:会意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土

  5. 異體字:盠蠃蟸𥯵𧱤𢍝蠃 䗍 盠 蟸 𢍝 𥯵 𧋠 𧱤蠃 䗍 盠 蟸 𢍝 𥯵 𧋠 𧱤𥯵𧱤𢍝

蠡字基本含義

1. 蠡 [lǐ]

蠡 [lǐ]
  1. 蟲蛀木,引申為器物經久磨損要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