窫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窫字說文解字
窫的基本解釋
窫
【繁體漢字】窫,【漢語拼音】yà,yē,【漢字註音】ㄧㄚˋ
【語音朗讀】
【午集下】【穴】【窫字五行屬】
【午集下】【穴字部】
【廣韻】烏黠切【集韻】乙黠切,𠀤音札。
【類篇】空大也,靜也。
又窫窳,國名。
又獸名。
【山海經】少咸之山有獸,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
【註】似𤠾而虎爪。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
『說文解字注』
(㝣)竫也。玉篇引蒼頡篇云。安也。从宀。契聲。於計切。十五部。
窫的部首:穴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jcqhk
四角號碼:30804鄭碼查詢:woygBig5編碼:E34B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7AA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㝣 穵
1. 窫 [yà]2. 窫 [yē]
〔~窳〕a.古代傳說中吃人的怪獸,如“(少鹹之山)有獸焉……名曰~~,其音如嬰兒,是食人。”b.殘害,如“昔有強秦,封豕其土,~~其民。”c.古國名。
靜。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𡣈𧐎瞭𨫽獨齠𩀕究𧆃淊𩞚𩄺㼊穢𣺬𧔯𥾐巳誟挓𧒤𡪎食𡅾吠粒𠦓𨹠𠕺𧿮䫋𢈲抔觕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