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稜字說文解字
稜的基本解釋
稜
【繁體漢字】稜,【漢語拼音】léng,lēng,【漢字註音】ㄌㄥˊ
【語音朗讀】
【午集下】【禾】【稜字五行屬】
【午集下】【禾字部】
【廣韻】魯登切【韻會】【正韻】盧登切,𠀤音楞。
【前漢·李廣傳】威稜憺乎鄰國。
【註】李奇曰:神靈之威曰稜。
又稻名。烏稜。
又藥名。三稜。又香附子,名水三稜。
又【廣韻】俗棱字。凡物有廉角者曰觚稜。
【班固·西都賦】上觚稜而棲金爵。
【註】稜,柧也。柧與觚同。
又【韻會】魯鄧切,楞去聲。農人指田遠近多少曰幾稜。
又叶良中切,音龍。
【班固·東都賦】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柧也。从木夌聲。魯登切
『說文解字注』
(棱)柧也。從木。夌聲。魯登切。六部。俗作楞。
稜的部首:禾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hdgce
四角號碼:24947鄭碼查詢:mforBig5編碼:B857gb2312碼:C0E2
uni-code:基本区 U+7A1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棱稜棱 𥟀 稜
1. 稜 [léng]2. 稜 [lēng]3. 稜 [líng]
同“棱”。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𨌄𢱮锶噮枿𤑹𡩉𡝎𤇵𧥵莾宰錎𨎢㱋𢒹䧙嗶鹦𧰮笤𢙍矢爱鐴𦂊𣱐𣷜鹣𠦧䨨𢻶𣫀𩖺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