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咽
【繁體漢字】咽,【漢語拼音】yān,yàn,【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丑集上】【口】【咽字五行屬土】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燕。
【說文】嗌也。
【玉篇】咽喉也。
【韻會】醫經云:咽者嚥水,㬋者𠋫氣。
【戰國策】頓子曰:韓,天下之咽喉。
【集韻】或作胭㖶𦝪。
又【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
【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
又【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𠀤音淵。
【集韻】本作𪔱,引《詩》鼗鼓𪔱𪔱。或作咽。○按《詩·商頌》今本作淵。
又【集韻】於巾切,音駰。
【詩·魯頌】鼓咽咽。
【傳】咽咽,鼓節也。
【集韻】或作鼝𪔱𪔗,亦書作鼘。
【六書故】淵淵咽咽,其聲不同。淵淵狀鼓聲多而遠,咽咽聲近而𤴁。味其聲,可以知其義。
又【廣韻】於甸切。
【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𠀤音晏。
【廣韻】本作嚥,吞也。
【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又【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𠀤音噎。
【廣韻】哽咽。
【集韻】聲塞也。
【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又塞也。
【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
又【廣韻】同噎。詳噎字註。又𪔥。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嗌也。从口因聲。烏前切
『說文解字注』
(咽)嗌也。咽者、因也。言食因於是以上下也。从口。因聲。烏前切。十二部。
咽的部首:口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rwk
四角號碼:66000鄭碼查詢:jjdBig5編碼:AB7Cgb2312碼:D1CA
uni-code:基本区 U+54BD首尾分解:口因部件分解:口囗大
造字法:形声;从口、因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異體字:㖶 䑍 嚈 嚥 胭 𠰸 𠽥 𠾰 𡲙 𦝪 噎 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