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字康熙字典熱度:155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ān,yàn,【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丑集上】【口】【咽字五行屬土】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燕。

【說文】嗌也。

【玉篇】咽喉也。

【韻會】醫經云:咽者嚥水,㬋者𠋫氣。

【戰國策】頓子曰:韓,天下之咽喉。

【集韻】或作胭㖶𦝪。

又【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

【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

又【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𠀤音淵。

【集韻】本作𪔱,引《詩》鼗鼓𪔱𪔱。或作咽。○按《詩·商頌》今本作淵。

又【集韻】於巾切,音駰。

【詩·魯頌】鼓咽咽。

【傳】咽咽,鼓節也。

【集韻】或作鼝𪔱𪔗,亦書作鼘。

【六書故】淵淵咽咽,其聲不同。淵淵狀鼓聲多而遠,咽咽聲近而𤴁。味其聲,可以知其義。

又【廣韻】於甸切。

【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𠀤音晏。

【廣韻】本作嚥,吞也。

【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又【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𠀤音噎。

【廣韻】哽咽。

【集韻】聲塞也。

【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又塞也。

【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

又【廣韻】同噎。詳噎字註。又𪔥。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咽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口部

楷書

咽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咽
中国大陆
台湾 咽
台湾
香港 咽
香港
日本 咽
日本
韩国 咽
韩国
旧字形 咽
旧字形

咽字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嗌也。从口因聲。烏前切

『說文解字注』

(咽)嗌也。咽者、因也。言食因於是以上下也。从口。因聲。烏前切。十二部。

咽字解釋

咽字基本屬性

  1. 咽的部首:口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rwk

  2. 四角號碼:66000鄭碼查詢:jjdBig5編碼:AB7Cgb2312碼:D1CA

  3. uni-code:基本区 U+54BD首尾分解:口因部件分解:口囗大

  4. 造字法:形声;从口、因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5. 異體字:㖶 䑍 嚈 嚥 胭 𠰸 𠽥 𠾰 𡲙 𦝪 噎 咽

咽字基本含義

1. 咽 [yān]2. 咽 [yàn]3. 咽 [yè]

咽 [yān]
  1. 口腔後部由肌肉和黏膜構成的管子,分三部分,上段與鼻腔相對稱“鼻咽”;中段與口腔相對稱“口咽”;下段在喉的後部稱“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亦稱“咽頭”):~喉。

咽 [yàn]
  1. 使嘴裏的食物或別的東西通過咽頭到食道裏去:~唾沫。狼吞虎~。細嚼慢~。

咽 [yè]
  1. 阻塞,聲音因阻塞而低沉:哽~。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