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字康熙字典熱度:269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fū,【漢字註音】ㄈㄨ

【語音朗讀】

【未集下】【肉】【肤字五行屬水】

【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甫無切。與膚同。


(膚)【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𠀤音跗。

【說文】籀文作臚。

【玉篇】皮也。

【廣韻】皮膚。

【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膚如凝脂。

【易·噬嗑】六二噬膚。

【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

【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

【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

【詩·豳風】公孫碩膚。

【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

【又】離也。

【又】剝也。

又大也。

【詩·小雅】以奏膚公。

【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

【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

【論語】膚受之愬。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

【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又【韻補】叶音浮。

【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肤字的象形文

讀音:lú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說文籀文;

小篆膚;

小篆臚;

三體石經;

隸書

讀音:lú

“臚”本指皮膚的“膚” (膚),古讀lú。《說文》: “臚,皮也。從肉(月), 盧聲。 , 籀文臚。” “膚” 是小篆根據“籀文” 字形結構傳承下來的, 也是 “膚” 的本字。 金文1-2寫作 “” , 上邊是“虎” 的省文“虍” ,表示老虎; 中間是酒器“卣” ,後字形訛變為“由” ; 下邊是“肉”(月)。“由” 和 “肉” 後來成為“胃”變異。合起來表示: 老虎吃人或動物時因為“胃”是內髒,第一口咬到的隻是皮膚。籀文隻是將虎頭放大,字形結構與金文1-2無別。金文3屬後期金文,裝飾性很強。將虎頭中間分開,將下邊的內髒省為“甘” 。小篆1和《三體石經》隨籀文結構寫作“” 。 為強調皮膚也是肉, 另加“肉” (月)作“” (臚)。今簡化字作“膚”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肤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肤
中国大陆
台湾 肤
台湾
韩国 肤
韩国
旧字形 肤
旧字形

肤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肤”字头,请参考“臚”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皮也。从肉盧聲。膚,籒文臚。力居切

《說文解字注》

(臚)皮也。今字皮膚從籒文作膚,膚行而臚廢矣。晉語:聽臚言於市。史、漢臚句傳。蘇林曰:上傳語吿下爲臚。此皆讀爲敷奏以言之敷也。史記:臚於郊祀。漢書:大夫臚岱。韋昭辨釋名:鴻,大也。臚,陳序也。謂大以禮陳序賔客。此皆讀爲廷實旅百之旅也。劉熙釋名:鴻臚,腹前肥者曰臚。以京師爲心體。王矦外國爲腹腴。以養之也,此讀爲夏右腴之腴。皆假借也,其本義則皮膚也。从肉。盧聲。甫無切。五部。

(膚)籒文臚。經籍通用此字。禮運曰:膚革充盈。引伸爲狼跋文王之膚美,爲六月之膚大,爲論語之膚受。

肤字解釋

肤字基本屬性

  1. 肤的部首:肉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bqo

  2. 四角號碼:75280鄭碼查詢:qbodBig5編碼:BDA7gb2312碼:B7F4

  3. uni-code:基本区 U+80A4首尾分解:月夫部件分解:月夫

  4. 造字法:形声;从月、夫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膚膚 臚 𤺧 𦢚

肤字基本含義

  1. 肉體表麵的皮:皮~。肌~。切~之痛。體無完~。

  2. 表麵的,淺薄的:~淺。~泛。

  3. 大:“薄伐獫狁,以奏~公”(“膚公”即“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