埏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埏字的字形演變
埏字說文解字
埏的基本解釋
埏
【繁體漢字】埏,【漢語拼音】yán,shān,【漢字註音】ㄧㄢˊ
【語音朗讀】
【丑集中】【土】【埏字五行屬土】
【丑集中】【土字部】
【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時連切【正韻】夷然切,𠀤音延。地際也。八埏,地之八際。
又墓道。
【後漢·𨻰蕃傳】民趙宣,葬親而不閉隧埏。亦作羡。
又【廣韻】式連切【集韻】【韻會】【正韻】尸連切,𠀤音羶。水和土也。
又叶徒按切,音但。
【司馬相如·封禪書】旁魄四塞,雲分霧散。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八方之地也。从土延聲。以然切
埏的部首:土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gnkm
四角號碼:42141鄭碼查詢:bmiyBig5編碼:D4BAgb2312碼:DBEF
uni-code:基本区 U+57CF首尾分解:土延部件分解:土丿止廴
造字法:形声;从土、延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異體字:𡑋
1. 埏 [yán]2. 埏 [shān]
地的邊際。
墓道:~道。~隧。~闥(墓道的門)。
用水和(huó ㄏㄨㄛˊ)土:~埴(“埴”,土;和泥製作陶器,引申為陶冶、培育的意思)。~揉(反複捶擊、踩踏製作陶器的黏土,引申為反複修改、錘煉詩文)。~稾(培育)。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嘳𪉙洎𦣐𢜥𨌃𡔀䅭憴𨦵𧗩𨺩𢠫𩀼菙𩟥逩𣯵𩁃菽𢣻𤎴𧜉洆𠷓𧲦𡢙𤝏𦢸𨊾𩈺𩙖𠨰鵘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