鰅字康熙字典熱度:35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ú,【漢字註音】ㄩˊ

【語音朗讀】

【亥集中】【魚】【鰅字五行屬】

【亥集中】【魚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魚容切,音顒。

【說文】魚名。皮有文,出樂浪,東暆。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周成王時,揚州獻鰅。博雅:䰲也。

【玉篇】䲓鰅魚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鰅鰫鰬魠。

【註】郭璞曰:鰅魚有文彩。又【楚辭·大招】鰅鱅短狐。

【註】鰅鱅,短狐類。

【補註】狀如犂牛。又【廣韻】遇俱切【集韻】元俱切,𠀤音虞。義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鰅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魚部

楷書

鰅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鰅
中国大陆
台湾 鰅
台湾
香港 鰅
香港
韩国 鰅
韩国
旧字形 鰅
旧字形

鰅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魚名。皮有文,出樂浪東暆。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周成王時,揚州獻鰅。从魚禺聲。魚容切

『說文解字注』

(鰅)鰅魚也。皮有文。上林賦郭注曰。鰅魚有文彩。按長卿謂八川之中有之。侈靡過其實也。據下文樂浪乃有之。然平子賦南都亦曰鱏鱣鰅鱅。是南陽有之。出樂浪東暆。見日部。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捕當作搏。搏、𡩡取也。今人用捕字。漢人多用搏字。神爵、孝宣帝年號。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考工。捕此魚輸考工者、用其皮飾器也。周成王時楊州獻鰅。見周書王會篇。葢漢時楊州地已無此物矣。今王會篇作禺禺。攷上林賦鰅與禺禺爲二物。作禺禺非是。从魚。禺聲。魚容切。按禺聲古音在四部。漢書注音顒。徐廣、李善音娱。

鰅字解釋

鰅字基本屬性

  1. 鰅的部首:魚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20倉頡號碼:nfwlb

  2. 四角號碼:26327鄭碼查詢:rklzBig5編碼:F56D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C0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鰅字基本含義

  1. 古書上說的一種表麵有斑紋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