隁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隁的基本解釋
隁
【繁體漢字】隁,【漢語拼音】yàn,yǎn,【漢字註音】ㄧㄢˋ
【語音朗讀】
【戌集中】【阜】【隁字五行屬】
【戌集中】【阜字部】
【集韻】於建切,音漹。
【玉篇】以畜水也。
【集韻】本作堰,亦作𨻳。障水也。
又【集韻】隱幰切,音偃。阪也。
又人名。
【前漢·藝文志】陽丘侯劉隁賦十九篇。
【師古註】隁音偃。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隁的部首:阜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nlsav
四角號碼:71214鄭碼查詢:yhkz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968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堰
1. 隁 [yàn]2. 隁 [yǎn]
古同“堰”,擋水的低壩。
山坡。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𩆙荩䍥䪜抶薃𪅊螬𤖜𪕐驌𩗭𧥀挣𩸐佹犱頁𧧃䧛𦒾㽷帻赇捬镐𥃈𩍙涀𡦢桸𨕿𪑯曕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