鞅字康熙字典熱度:86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āng,yàng,【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戌集中】【革】【鞅字五行屬火】

【戌集中】【革字部】

【唐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𠀤音怏。

【說文】頸組也。

【廣韻】牛羈也。

【左傳·襄十八年】抽劒斷鞅。

【釋名】鞅,嬰也。喉下稱嬰,言纓絡之也。其下飾樊纓,其形樊樊而上屬纓也。

又【詩·小雅】或王事鞅掌。

【傳】鞅掌,失容也。

【箋】鞅,猶何也。掌,謂捧之也。負何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

【疏】傳以鞅掌爲煩勞之狀,故云失容,言事煩鞅掌然,不暇爲容儀也。今俗語以職煩爲鞅掌,其言出於此。鄭以鞅掌爲事煩之實,故言鞅猶荷也。鞅讀如馬鞅之鞅,以負荷物則須鞅持之,故以鞅表負荷也。

又人名。

【左傳】晉有士鞅。

又【揚子·方言】强也,懟也。

【史記·韓信傳】居常鞅鞅。通作怏。

又【集韻】於良切,音央。馬頸革。

又於郞切,音鴦。

【博雅】鞅㒺,無賴也。

又於亮切,音怏。馬駕之具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鞅字的字形演變


曾64(楚)

說文‧革部

睡虎地簡41.179(隸)

流沙簡.小學2.4(隸)
西漢

楷書

鞅字的象形文

讀音:gé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鞅;

說文古文;

楚簡;

秦簡;

小篆革;

小篆鞅;

三體石經;

漢帛書;

隸書

讀音:gé

“革”是經加工後去掉毛的獸皮。《說文》: “革,獸皮治去其毛。”金文、 “說文古文” 、 《楚簡》、 《三體石經》等順序寫作“” , 其中 “”象兩隻手在 “” (有頭角的動物)兩側操作剝皮的形狀。 小篆、 秦簡和漢帛書寫作 “” , 雖不如金文象形直觀,但便於書寫,與今文已十分接近。

“鞅” 指馬拉車時套在脖子上的皮套。《說文》: “鞅,頸靼也。”金文、 小篆寫作 “” , 左邊是皮革的 “革” , 右邊的 “央” 字一般認為是聲符,隻表示讀音。其實 “央” 是給罪人執行絞刑時在脖頸上勒繩索的形狀,在這裏與 “革” 組合正可表示 “鞅” 是套在馬脖子上的皮革套。屬會意兼形聲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鞅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鞅
中国大陆
台湾 鞅
台湾
香港 鞅
香港
日本 鞅
日本
韩国 鞅
韩国
旧字形 鞅
旧字形

鞅字說文解字

【卷三】【革】

『說文解字』

頸靼也。从革央聲。於兩切

『說文解字注』

(鞅)頸靼也。釋名。鞅、嬰也。喉下稱嬰。言嬰絡之也。按劉與許合。杜云在腹曰鞅。恐未然也。小雅鞅掌。毛曰。失容也。从革。央聲。於兩切。十部。

鞅字解釋

鞅字基本屬性

  1. 鞅的部首:革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tjlbk

  2. 四角號碼:45580鄭碼查詢:eelgBig5編碼:BBDFgb2312碼:F7B1

  3. uni-code:基本区 U+9785首尾分解:革央部件分解:革央

  4. 造字法:形声;从革、央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火

  5. 異體字:𩊟 𩊧

鞅字基本含義

1. 鞅 [yāng]2. 鞅 [yàng]

鞅 [yāng]
  1. 古代用馬拉車時套在馬頸上的皮套子。

鞅 [yàng]
  1. 〔牛~〕牛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