宄字康熙字典熱度:1180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guǐ,【漢字註音】ㄍㄨㄟˇ

【語音朗讀】

【寅集上】【宀】【宄字五行屬木】

【寅集上】【宀字部】

〔古文〕𡧫𡧌𠬚【唐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𠀤音軌。

【說文】姦也。

【周禮·秋官·司𠛬註】由內爲姦,起外爲宄。

【書·舜典】𡨥賊姦宄,又通軌。《史記》:𡨥賊姦宄。 考證:〔【書·舜典】𡨥賊姦宄,汝作士。

又【漢書】作姦軌。〕 謹按汝作士,文義屬下,此誤連引姦宄下。謹改又通軌。史記𡨥賊姦宄。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宄字的字形演變


門作宮九伯卣蓋(金)
西周早期

剌肇見鼎(金)
西周中期

師酉簋(金)
西周中期

曶鼎(金)
西周中期

叔角父簋(金)
西周晚期

兮甲盤(金)
西周晚期

義伯簋(金)
西周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宀部

朱龜碑(隸)
東漢

楷書

宄字的金文


角牛殳子作宮九團宮鼎西周早期集成2345

門作宮九伯卣蓋西周早期集成5298

師臾鐘西周中期集成141

剌肇見鼎西周中期集成2485

師望鼎西周中期集成2812

幾父壺西周中期集成9722

義伯簋西周集成3619

伯椃簋西周早期集成4073

師酉簋西周中期集成4288

師酉簋西周中期集成4288

叔角父簋西周晚期集成3959

兮甲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4

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

宄字的象形文

讀音:guǐ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說文古文1;

說文古文2;

小篆;

隸書

讀音:guǐ

“宄” 指內部作亂或竊奪。《說文》 : “宄,奸也。外為盜,內為宄。 ” 甲骨文寫作 “” , 象 “” (讀mián房屋) 內有 “”(殳, 手持武器形)打擊 “” (蛇形。 也有學者釋為聲符 “九” )的情景。當是祭祀時祛除屋內禍祟的動作。金文將 “蛇形” 確立為 “九” 寫作 “” , 歸納起來不外 “” (房屋、 宮室形) 、“” (手或雙手形) 、 “” (九, 聲符) , 與甲骨文出現區別。“說文古文” 寫作 “” , 或加 “心” 表示心計, 陰謀, 或省 “宀”僅求形聲。 小篆規範筆畫後寫作 “” 。 隸書隨其結構寫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宄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宄
中国大陆
台湾 宄
台湾
香港 宄
香港
日本 宄
日本
韩国 宄
韩国
旧字形 宄
旧字形

宄字說文解字

【卷七】【宀】

『說文解字』

姦也。外爲盜,内爲宄。从宀九聲,讀若軌。𠬚,古文宄。𡧫,亦古文宄。居洧切〖注〗𡧌,古文。

『說文解字注』

(宄)姦也。姦宄者、通偁。內外者、析言之也。外爲盜。內爲宄。凡盜起外爲姦。中出爲宄。成十七年左傳曰。亂在外爲姦。在內爲宄。外傳晉語亦云。亂在內爲宄。在外爲姦。魯語。竊寶者爲宄。用宄之財者爲姦。亦謂莒太子僕竊莒寶爲內。魯藏姦爲外。三傳無異也。惟亂在內、故字从宀。鄭注尙書云。由內爲姦。起外爲軌。或後人轉寫誤也。宄經史亦假軌爲之。从宀。九聲。讀若軌。居洧切。古音九在三部。

(𠬚)古文宄。

(𡧫)亦古文宄。

宄字解釋

宄字基本屬性

  1. 宄的部首:宀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5倉頡號碼:jkn

  2. 四角號碼:30417鄭碼查詢:wdqyBig5編碼:C973gb2312碼:E5B3

  3. uni-code:基本区 U+5B84首尾分解:宀九部件分解:宀九

  4. 造字法:形声;从宀、九声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𠬚𡧫𠬚 𡧄 𡧌 𡧫𠬚𡧫

宄字基本含義

  1. 奸邪、作亂。《說文解字》:“宄,奸也。外為盜,內為宄。”

  2. 泛指壞人、歹徒。《三國誌·卷四十七·吳書·吳主權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