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胺的基本解釋
胺
【繁體漢字】胺,【漢語拼音】àn,【漢字註音】ㄢˋ
【語音朗讀】
【未集下】【肉】【胺字五行屬土】
【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烏葛切【集韻】阿葛切,𠀤音遏。肉敗臭。
【博雅】胺,敗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胺的部首:肉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bjv
四角號碼:73244鄭碼查詢:qwzmBig5編碼:D369gb2312碼:B0B7
uni-code:基本区 U+80FA首尾分解:月安部件分解:月宀女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異體字:𦛅
1. 胺 [àn]
氨NH3分子中部分或全部氫原子被烴基取代後而成的有機化合物,胺類大都具有堿性,能與酸結合而成鹽,是製作合成染料、藥物等的原料。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屩澶㸤𨈮穟𧯜䬾廛𧇧𢫧剒呫𪉿𩏔𢥘价𠹓𠑽溔暲簦癭𪙳賈融暷薞𥦇亲𣕀䊦䥙䃋悢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