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骨
【繁體漢字】骨,【漢語拼音】gǔ,gū,【漢字註音】gǔ,gū,gú
【語音朗讀】
【亥集上】【骨】【骨字五行屬木】
【亥集上】【骨字部】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汨。
【說文】肉之覈也。
【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
【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
【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
【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
【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
【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
【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又多骨,白荳𦸅別名。見【本草綱目】。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骨”是肉的支撐。 《說文》: “骨, 肉之覈也。從冎有肉。 ” 甲骨文寫法很多,多是肩胛骨和肢骨形狀。
“剮” 是 “別” 的本字,“剔” 是 “剮” 的同義異寫字,都是將肉與骨剔開,分解。《說文》: “剮,分解也。” “剔,解骨也。” “別,分解也。 ”最初, 甲骨文寫作 “” , 左邊的 “” 是刀形, 右邊的 “” 是簡化的骨形, 會意以刀剮骨。 “骨”字甲骨文又寫作 “、 、 ” 。 所以秦簡、 小篆是在 “” (讀guǎ剮)旁加 “刀” , 寫作 “” (別)。 而“冎” 正是“骨”字去掉下邊的 “月” (肉)。 後由分解骨肉引申為分離、分別義。隸變時分成“剮、別”兩個字。以上屬會意字。小篆另在“刀” 旁加一聲符“易” 字, 寫作 “” (剔)。 隸書(漢《曹全碑》 、 《鮮於璜碑》等分別寫作 “、、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四】【骨】
《說文解字》
肉之覈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屬皆从骨。古忽切
《說文解字注》
(骨)肉之覈也。西部而:覈,實也。肉中骨曰覈。蔡邕注典引曰:肴覈,食也。肉曰肴,骨曰覈。周禮:丘陵,其植物宜覆物。注云:核物,梅李之屬。小雅:殽核維旅。箋云:豆實菹醢也。籩實有桃梅之屬。按覈、核古今字,故周禮經文作覈,注文作核,古本皆如是。詩殽核,蔡邕所據魯詩作肴覈。梅李謂之覈者,亦肉中有骨也。从冎有肉。去肉爲冎,在肉中爲骨。古忽切。十五部。凡骨之屬皆从骨。
骨的部首:骨部外筆畫:0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bbb
四角號碼:77227鄭碼查詢:lwBig5編碼:B0A9gb2312碼:B9C7
uni-code:基本区 U+9AA8首尾分解:冂月部件分解:骨
造字法:象形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木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