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三
【繁體漢字】三,【漢語拼音】sān,【漢字註音】ㄙㄢ
【語音朗讀】
【子集上】【一】【三字五行屬金】
【子集上】【一字部】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𡘋颯平聲。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
【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
【韻會】蘇暫切。
【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
【博雅】參,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
【前漢·𠛬法志】秦造參夷之誅。𡘋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
【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三”是數字二與一的和。《說文》: “三,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甲骨文、金文、小篆雖時間跨越千年,但均寫作三橫畫。古人最初用樹枝(或竹片)截成短棒作算碼。三字正是三個短棒的形狀。“說文古文” 加 “弋”(讀yì)寫作 “弎” ,“弋” 正是下削尖,上有叉的木橛(詳見“弋”釋),以此會意“三個木橛” 。 金文3-4和小篆2-3寫作 “、 、、 ” , 是假借星宿名 “參” (讀sān,又cān)作數字大寫。隸書(漢《校官碑》 )以 “蠶頭雁尾” 的一長畫,使“三”跳出古文字行列。
注: 一說一至四最初是用一至四個手指表示。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一】【三】
『說文解字』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凡三之屬皆从三。弎,古文三从弋。穌甘切文一 重一
『說文解字注』
(三)數名。天地人之道也。陳煥曰。數者、易數也。三兼陰陽之數言。一下曰道立於一。二下曰地之數。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釋三之義。下釋三之形。故以於文二字別言之。於文一耦二爲三。成數也。此依韵㑹所引。韵㑹多據鍇本。今鍇本又非舊矣。耦、各本作偶。今正。二下曰从一耦一。以一儷一也。此曰一耦二爲三。以一儷二也。今又皆脫一字。三畫而三才之道在焉。故謂之成數。又字下曰。手之列多、略不過三。凡三之屬皆从三。穌甘切。古音在七部。
(弎)古文三。
三的部首:一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3倉頡號碼:mmm
四角號碼:10101鄭碼查詢:cdBig5編碼:A454gb2312碼:C8FD
uni-code:基本区 U+4E09首尾分解:二一部件分解:三
造字法:指事漢字結構:单一结构漢字五行:金
異體字:叁參弎弎叁 參 弎 𢦘弎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叁”代):~維空間。~部曲。~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思而行。~緘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