穇字康熙字典熱度:50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ǎn,shān,【漢字註音】ㄘㄢˇ

【語音朗讀】

【午集下】【禾】【穇字五行屬金】

【午集下】【禾字部】

【廣韻】所銜切【集韻】師銜切,𠀤音衫。稴穇,穗不實。見齊民要術。

又【正字通】穇子生水田下濕地,山東河南五月種苗如茭黍,八九月抽莖,有三稜,結穗如粟,分數岐,內細子如黍粒,赤色。稃最薄,擣米爲麫,味澀。一名龍爪粟,俗呼鴨爪𥟑。見周憲王救荒本草。

又【五音集韻】楚簪切,音嵾。字書曰:禾長貌。與𥤇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穇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穇
中国大陆
台湾 穇
台湾
香港 穇
香港
日本 穇
日本
韩国 穇
韩国
旧字形 穇
旧字形

穇字解釋

穇字基本屬性

  1. 穇的部首:禾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hdiih

  2. 四角號碼:23922鄭碼查詢:mfopBig5編碼:EAB1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A4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䅟 𥠩 𥤇 𧂅

穇字基本含義

1. 穇 [cǎn]2. 穇 [shān]3. 穇 [cēn]

穇 [cǎn]
  1. 〔~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有很多分枝,葉子狹長,子實可以吃,亦可以做飼料。

穇 [shān]
  1. 〔稴~〕穗不實。

穇 [cēn]
  1. 禾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