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字康熙字典熱度:291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ǎn,【漢字註音】ㄧㄢˇ

【語音朗讀】

【卯集中】【手】【掩字五行屬木】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𠀤淹上聲。

【說文】斂也。小上曰掩。

【增韻】遮也。

【禮·月令】仲夏,君子齊戒,處必掩身。

【註】掩,猶隱翳也。

【又】孟冬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又乗其不備而覆之曰掩。

【禮·曲禮】大夫不掩羣。

【疏】禽獸羣聚,則多不可掩取之。

【前漢·貨殖傳】掘冢搏掩。

【註】博擊掩襲,取人物也。一說博,六博也。掩,意錢之屬。 一曰撫也。

【爾雅·釋訓】矜憐撫掩之也。

【郭璞註】撫掩猶撫拍,謂慰恤也。

又閉也。

【韓愈詩】獨宿門不掩。

又【揚子·方言】止也。

又同也。江淮南楚之閒曰掩。

【韻會】或作揜。

又【集韻】烏感切,庵上聲。覆取也。與揜同。

又於贍切,淹去聲。繅絲以手振出緒也。或作𦁏。通作淹。

又乙業切,音浥。打也。


掩本字。字頭从𢑚作。
考證:〔【爾雅·釋訓】【郭璞註】撫掩猶撫揗,謂慰恤也。〕 謹照原文撫揗改撫拍。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9

掩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手部

楷書

掩字的象形文

讀音:yǎn


金文奄;

金文奄;

金文弇;

說文古文弇;

古璽文弇;

小篆奄;

小篆掩;

小篆弇;

隸書奄;

隸書掩

讀音:yǎn

“奄” 的本義是覆蓋。 《說文》: “奄, 覆也。 ”金文寫作“” ,上邊是閃電形,下邊是人形,會意閃電臨空,罩於人頂,自有覆蓋天下的感覺。小篆為了字形結構的安排,將閃電置於人的足下,形義全失,但為隸書楷化奠定了基礎。為表示掩蓋,用手捂等義,小篆另加“” (手、 扌)作“”(掩)字。隸書《曹全碑》等分別寫作“” 。

“弇”是掩蓋。《說文》: “弇,蓋也。從廾,從合。” “說文古文”寫作“” , 上邊是洞穴, 中間是太陽, 下邊是雙手, 會意用雙手將太陽藏進洞中,沒了太陽天下一片黑暗,自然把萬物都掩蓋起來了。金文、古璽文、小篆寫作 “ ” , 上邊是盒子的 “盒” (合是盒的初文) , 下邊是雙手,會意將東西裝進盒子裏。此字突出遮蓋的 “蓋”意。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掩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掩
中国大陆
台湾 掩
台湾
香港 掩
香港
日本 掩
日本
韩国 掩
韩国
旧字形 掩
旧字形

掩字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斂也。小上曰掩。从手奄聲。衣檢切

『說文解字注』

(掩)斂也小上曰掩釋器。圜弇上謂之鼒。弇上當作掩上。从手。奄聲。衣檢切。八部。

掩字解釋

掩字基本屬性

  1. 掩的部首:手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qklu

  2. 四角號碼:54016鄭碼查詢:dgkzBig5編碼:B1BBgb2312碼:D1DA

  3. uni-code:基本区 U+63A9首尾分解:扌奄部件分解:扌大电

  4. 造字法:形声;从扌、奄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奄揜掩奄 𢲅 𥦩 揜掩

掩字基本含義

  1. 遮蔽,遮蓋:~護。~體。~飾。~映。~蓋。~蔽。~埋。~人耳目。瑕不~瑜。藏瑕~疵。

  2. 關,合:~閉。~門。~卷。

  3. 門、窗、箱櫃等關合時夾住了東西:~了手。

  4. 乘人不備而襲擊或捉拿:~殺。~擊。~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