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字康熙字典熱度:53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gǒng,【漢字註音】ㄍㄨㄥˇ

【語音朗讀】

【午集上】【玉】【珙字五行屬木】

【午集上】【玉字部】

【唐韻】拘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𠀤音拱。

【說文】玉名也。

【玉篇】大璧也。

【集韻】或作㺬。通作拱。

【老子·道德經】雖有拱璧。

又【廣韻】九容切【集韻】居容切,𠀤音恭。義同。

【左傳·襄三十一年】竊其珙璧。徐邈讀。

又【集韻】【韻會】𠀤胡公切,音洪。玉也。同玒。

又【韻會】人名。唐有王珙。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珙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玉部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珙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珙
中国大陆
台湾 珙
台湾
香港 珙
香港
日本 珙
日本
韩国 珙
韩国
旧字形 珙
旧字形

珙字說文解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玉也。从玉共聲。拘竦切文十四 新附

珙字解釋

珙字基本屬性

  1. 珙的部首:玉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mgtc

  2. 四角號碼:14181鄭碼查詢:ceoBig5編碼:D2ACgb2312碼:E7EE

  3. uni-code:基本区 U+73D9首尾分解:王共部件分解:王八

  4. 造字法:形声;从王、共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拱拱 𤣲 㺬

珙字基本含義

  1. 〔~桐〕落葉喬木,莖高二十米左右,亦稱“空桐樹”。

  2. 古代玉器,大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