縎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縎字的字形演變
縎字說文解字
縎的基本解釋
縎
【繁體漢字】縎,【漢語拼音】gǔ,hú,【漢字註音】ㄍㄨˇ
【語音朗讀】
【未集中】【糸】【縎字五行屬】
【未集中】【糸字部】
【廣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骨。
【說文】結也。
【博雅】結縎,不解也。
【楚辭·九思】心結縎兮折摧。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繒類。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結也。从糸骨聲。古忽切
『說文解字注』
(縎)結也。玉篇云。結不解。从糸。骨聲。古忽切。十五部。
縎的部首:糸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5倉頡號碼:vfbbb
四角號碼:27927鄭碼查詢:zlwBig5編碼:EAD3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7E0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𦈔
1. 縎 [gǔ]2. 縎 [hú]
打結:“心結~兮折摧。”
結不解。
古書上說的一種紡織品。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蛕𦶃湕廟絻䎷崃訍瘹𣝁𠡣𡵀體𩽳䫊䦡薪𢆳傑𣳞𡚑䀷𩓑𨩥蔒藕䴸𠎮谹韝芔𩌠睇𠀷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