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翣
【繁體漢字】翣,【漢語拼音】shà,【漢字註音】ㄕㄚˋ
【語音朗讀】
【未集中】【羽】【翣字五行屬】
【未集中】【羽字部】
【廣韻】所甲切【集韻】【韻會】色甲切,𠀤音啑。
【說文】棺羽飾也。
【周禮·天官·女禦】後之喪持翣。
【註】翣,棺飾也。
【禮·檀弓】飾棺牆置翣。
【註】翣,以布衣木,如襵與。
【疏】鄭註,喪大記云:漢禮,翣以木爲筐,廣三尺,高二尺四寸,方兩角高,衣以白布,畫雲氣,柄長五尺,云如襵與者,襵如,漢時之扇。又【禮器】天子八翣,諸侯六翣,大夫四翣。
又【小爾雅】大扇謂之翣。
【儀禮·旣夕禮】燕器杖笠翣。
【註】翣,扇也。
又【禮·明堂位】周之璧翣。
【註】畫繒爲翣,載以璧,垂五采羽於其下,掛於簨之角上。
又【玉篇】𦇨也。
又【集韻】色輒切,音箑。義同。 或作翜。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翣”本指古代王公貴族出殯時棺材左右的羽狀裝飾扇,以扇的多少顯示死者的地位與出殯規格。《說文》: “翣,棺羽飾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 士二。 ” 甲骨文寫作 “、
、
” 。 中間是羽毛的 “羽” , 表示羽扇,左右是人足(止、趾) ,表示送殯人舉著羽扇在行進中。《楚簡》寫作“
” , 上邊直寫作 “羽” , 下邊是一“妾”字。 妾在古代指女奴隸, 可見“翣”是女奴執扇的儀仗,後也指在帝王左右的執扇女婢。小篆從《楚簡》寫作 “
” 。 隸書寫作 “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四】【羽】
《說文解字》
棺羽飾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下垂。从羽妾聲。山洽切文三十四重一
《說文解字注》
(翣)棺羽飾也。羽衍文。棺飾本周禮。周禮:喪縫棺飾焉,衣翣桺之材。檀弓:周人牆置翣。又飾棺牆置翣。鄭曰:翣以布衣木如攝與。喪大記注:漢禮:翣以木爲筐,廣三尺,高二尺四寸,方,㒳角高,衣以白布,畫者畫雲氣,其餘各如其象。柄長五尺。車行,使人持之而从。旣窆,樹於壙中。按翣桺皆棺飾也。鄭云以布衣木,又引漢禮況之。經無用羽明文。以其物下垂,故从羽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禮器曰:天子八翣,諸侯六翣,大夫四翣。喪大記:君黼翣二,黻翣二,畫翣二,此諸侯六翣也。大夫黻翣二,畫翣二,此大夫四翣也。周禮注:天子又有龍翣二。下𠂹从羽。翣者,下垂於棺㒳旁,如羽翼然,故字从羽。非眞羽也,故居末焉。从羽之上當有如羽二字。妾聲。周禮故書翣作接。鄭司農云:接讀爲歰。引檀弓周人牆置歰,春秋傳四歰不蹕。接與歰皆假借字也。山洽切。八部。
翣的部首:羽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smytv
四角號碼:17404鄭碼查詢:ytszBig5編碼:E37C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7FE3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歰接翜菨䈉 接 歰 翜 菨
古代出殯時的棺飾:“飾棺牆,置~。”
古代帝王儀仗中的大掌扇:“古者扇~皆編次雉羽或尾為之。”
古代鍾、鼓、磬架橫木上的扇形裝飾:“周之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