卬字康熙字典熱度:305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ǎng,áng,【漢字註音】ㄧㄤˇ

【語音朗讀】

【子集下】【卩】【卬字五行屬土】

【子集下】【卩字部】

【唐韻】五剛切【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𠀤諤平聲。

【說文】我也。

【詩·邶風】卬須我友。

【爾雅註】卬,猶姎也。

【疏】女人稱我曰姎,由其語轉,故曰卬。又【玉篇】卬卬,君之德也。

【詩·大雅】顒顒卬卬。又【前漢·食貨志】萬物卬貴。

【註】師古曰:卬,物價起。音五剛反,亦讀曰仰。又激厲也。

【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又【唐韻】魚兩切【集韻】語兩切【正韻】魚向切,𠀤同仰。

【說文】望也。欲有所庶及也。

【玉篇】待也,向也。

【荀子·議兵篇】上足卬,則下可用。

【註】古仰字。下託上曰仰。𠨐,俗卬字。𠨑,譌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卬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匕部

老子乙前97下(隸)
西漢

君有行鏡(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禮器碑(隸)
東漢

耿勳碑(隸)
東漢

楷書

卬字的象形文

讀音:yǎ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

小篆卬;

小篆仰;

隸書

讀音:yǎng

“印”是“仰” 的初文。《說文》: “印,望欲有所庶及也。”商甲骨文寫作 “” , 象一人屈膝向一挺立之人有所乞求狀。 屈膝求人麵部自然上仰,求人也是仰望得到的意思。周金文改變了站立之人的形象。有學者釋為“匕” (匕是食器,勺),會意屈膝之人為了乞食。即便如此“仰” 義仍可以成立。秦小篆除保留此字形外,另加一 “人” 旁,強調 “仰”是人的動作。漢隸書( 《史晨碑》 )將篆書的圓弧筆畫拉平取直,失去象形字的特征。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圖為 “象形字書畫” 《仰》

“卬” 是 “仰”的初文。《說文》稱: “印,望欲有所庶及也。 ” 甲骨文寫作 “” ; 金文寫作“” , 像一人屈膝向站立之人有所乞求狀。屈求他人麵部自然上仰。求人也是仰望得到的意思。站立之人或釋為 “匕” ,而 “匕” 是食器勺。故仍可會意乞食。秦小篆除保留此字形外,另加一人(亻 )旁作 “” 。強調 “卬”是人的動作。

大熊試紙於丁亥正月初三

規格: 高82CM 寬68CM

卬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卬
中国大陆
台湾 卬
台湾
香港 卬
香港
日本 卬
日本
韩国 卬
韩国
旧字形 卬
旧字形

卬字說文解字

【匕】【匕】

『說文解字』

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卪。《詩》曰:“高山卬止。”伍岡切

『說文解字注』

(卬)望也。鉉無也,非。卬與仰義别,仰訓舉,卬訓望。今則仰行而卬廢,且多改卬爲仰矣。小雅車舝曰:高山卬止。箋云:卬慕。過秦論:常以十倍之地、百萬之衆,卬關而攻秦。俗本作叩、作仰,皆字誤、聲誤耳。晉語:如川然,有原,以御浦而後大。孔晁本作卬浦。牛亮反。言川仰浦而大,人仰教而成。廣雅:仰,恃也。仰亦卬之誤。大雅傳曰:顒顒卬卬,盛皃。引伸之義也。釋詁、毛傳皆曰:卬,我也。語言之叚借也。欲有所庶及也。从匕卪。匕同比,庶及意。庶及猶庶幾也。卪者,其欲庶及之所也。伍岡切。十部。亦讀去聲。詩曰:高山卬止。

卬字解釋

卬字基本屬性

  1. 卬的部首:卩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4倉頡號碼:hvsl

  2. 四角號碼:77720鄭碼查詢:rhyBig5編碼:C957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36C首尾分解:丿卩部件分解:卬

  4. 造字法:会意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5. 異體字:仰昂𠨐仰 𠨐 昂 𨙪 𠨐

卬字基本含義

1. 卬 [yǎng]2. 卬 [áng]

卬 [yǎng]
  1. 古同“仰”,仰慕;仰仗;仰望;向上。

卬 [áng]
  1. 古同“昂”,抬起;揚起;高;昂揚,情緒高、氣勢盛。

  2. 代詞,表示第一人稱,我:“招招舟子,人涉~否。”

  3. 古地名。

  4. 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