褊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褊字的字形演變
褊字說文解字
褊的基本解釋
褊
【繁體漢字】褊,【漢語拼音】biǎn,【漢字註音】ㄅㄧㄢˇ
【語音朗讀】
【申集下】【衣】【褊字五行屬水】
【申集下】【衣字部】
【集韻】畢緬切,音惼。
【說文】衣小也。
又狹也。
【孟子】齊國雖褊小。
【史記·禮書】褊陋之說,入焉而嗛。
又【廣韻】急也。
【詩·魏風】維是褊心。
又【類篇】蒲眠切,音跰。褊褼,衣貌。
又叶彼忍切。
【陸機詩】軌跡未及安,長轡忽已整。道遐覺日短,憂深使心褊。褼字原从衤从遷作。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卷八】【衣】
『說文解字』
衣小也。从衣扁聲。方沔切
『說文解字注』
(褊)衣小也。引伸爲凡小之偁。从衣。扁聲。方沔切。十四部。
褊的部首:衣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lhsb
四角號碼:33227鄭碼查詢:wtwlBig5編碼:BDCAgb2312碼:F1DB
uni-code:基本区 U+890A首尾分解:衤扁部件分解:衤户冂卄
造字法:形声;从衤、扁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異體字:扁惼匾匾 惼 扁 𥚹
1. 褊 [biǎn]
衣服狹小。
狹小,狹隘:~小。~急。~狹(狹小,如“土地~~”,“氣量~~”)。~窄。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䧿𠢶𡀽㩝䢫唆䧶镛䂸𡌮𤿿𣢪𤐟㓤耖𧖆跪𪌕痰𧍷𥶺鵪𪉻𡝛鴓蔁芣𧞖嫴𡄳鈴㩭莖灣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