甐字康熙字典熱度:44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ìn,【漢字註音】ㄌㄧㄣˋ

【語音朗讀】

【午集上】【瓦】【甐字五行屬】

【午集上】【瓦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良刃切,音吝。

【玉篇】器也。

又【正韻】動也,蔽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是故輪雖敝,不甐於鑿。

【註】不甐於鑿,謂不動於鑿中也。鄭云:甐亦敝也。以輪厚石,雖齧之不能敝,其鑿旁使之動。

又【韻會】【正韻】𠀤離珍切,音鄰。義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甐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甐
中国大陆
台湾 甐
台湾
香港 甐
香港
韩国 甐
韩国
旧字形 甐
旧字形

甐字解釋

甐字基本屬性

  1. 甐的部首:瓦部外筆畫:12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fqmvn

  2. 四角號碼:91217鄭碼查詢:ufysBig5編碼:ED6F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51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甐字基本含義

  1. 因磨損而變薄:“侔以行山,則是搏以行石也,是故輪雖敝,不~於鑿。”

  2. 器物。

  3. 器物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