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柲
【繁體漢字】柲,【漢語拼音】bì,bié,【漢字註音】ㄅㄧˋ
【語音朗讀】
【辰集中】【木】【柲字五行屬木】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韻會】𠀤兵媚切,音祕。柲攢也。
【廣韻】戟柄。
【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
【左傳·昭七年】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
又檠也。
【儀禮·旣夕記】有柲。註弓檠也。
【詩·秦風】竹閉緄縢。作閉。
又【廣雅】丘上有木曰柲丘。
又【唐韻】𤰞吉切,音必。又【集韻】薄必切【正韻】薄密切,𠀤音弼。義𠀤同。或作鉍。
又毗必切,音邲。偶也。
又【廣韻】鄙密切,音筆。柄也。
又【廣韻】蒲結切,音蹩。支柄。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必”本是用戈將物分開。《說文》: “必,分極也。”金文、古璽文、小篆分別寫作“、、、、 ” , 正象用“戈”或“弋” (初為木橛)將物呈八字形分開的形狀。隸書(秦簡、《孔彪碑》等)將“必”寫作“、 ” , 成為今文。
“必”字後來除引申肯定,必須外,多用於聲符。如“必”字加 “邑”成“邲” ,加 “水”成“泌” ,加 “比”成“毖” ,加 “木”成 “柲” 。
“柲” 是兵器或農具的柄和鑚(末端的銳部) 。《說文》 : “柲,攢(鑚)也。 ” “柲” 字甲骨文寫作 “” , 象一柄無刃有鑚的杆柄, 是象形字。 小篆寫作 “” , 用 “必”作聲符, 成為從 “” (木) , “”(必)聲的形聲字。 隸書將“柲”寫作“”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欑也。从木必聲。兵媚切
『說文解字注』
(柲)欑也。欑各本誤從手。葉本誤從イ。今正。此卽下文積竹杖也。考工記。廬人爲廬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注云。柲猶柄也。按戈戟矛柄皆用積竹杖。不比他柄用木而已。殳則用積竹杖而無刃。柲之引伸爲凡柄之偁。左傳。剝圭以爲戚柲。戚柄不用積竹。從木。必聲。兵媚切。古音在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