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蹕
【繁體漢字】蹕,【漢語拼音】bì,【漢字註音】ㄅㄧˋ
【語音朗讀】
【酉集中】【足】【蹕字五行屬】
【酉集中】【足字部】
【廣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𠀤音必。
【玉篇】同䟆。
【周禮·天官·宮正】凡邦之事蹕。
【註】國有事,王當出,則宮正主禁絕行,若今衞士塡街蹕也。又【夏官·隷僕】掌蹕宮中之事。
【註】蹕,謂止行者淸道,若今時警蹕。
【漢官儀註】皇帝輦左右侍帷幄者稱警,出殿則傳蹕,止行人淸道也。
【古今注】警蹕,所以戒行徒。《周禮》蹕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蹕。謂出軍者皆警戒,入國者皆蹕止也。又蹕路也,所行者皆警於塗路。
又【集韻】毗至切,音鼻。又必至切,音畀。義𠀤同。
又【篇海】足偏任也。
【列女傳】立不蹕。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卷二】【走】
『說文解字』
止行也。一曰竈上祭名。从走畢聲。卑吉切
『說文解字注』
(䟆)止行也。今禮經皆作蹕。惟大司寇釋文作䟆。云本亦作蹕。是可見古經多後人改竄。亦有僅存古字也。五經文字曰。䟆、止行也。梁孝王傳。出稱警。入言䟆。一曰竈上祭名也。篇、韵皆有襅字。云竈上祭。从走。畢聲。卑吉切。十二部。
蹕的部首:足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rmwtj
四角號碼:66154鄭碼查詢:jiebBig5編碼:C2DEgb2312碼:F5CF
uni-code:基本区 U+8E5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形声;从足、毕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跸驆䟆 跸 驆 𠌫 𡁘 𢕏
古時帝王出行時,實施交通管製,禁止人車通行,稱為“蹕”。《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縣人來,聞蹕,匿橋下。”《三國誌·卷一·魏書·武帝紀》:“夏四月,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
泛指帝王出行時止宿的地方。如:駐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