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字康熙字典熱度:724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háng,【漢字註音】ㄏㄤˊ

【語音朗讀】

【未集下】【舟】【航字五行屬水】

【未集下】【舟字部】

【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𠀤音筕。

【廣韻】船也。

【集韻】方舟也。

【淮南子·主術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爲舟航柱梁。

【註】方兩小船,𠀤與共濟爲航也。

【張衡·思𤣥賦】譬臨河而無航。

又【字彙補】禹航,地名。今餘杭也。

又通作杭。

【詩·衞風】誰渭河廣,一葦杭之。

【註】杭,度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航字的象形文

讀音:há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小篆航;

小篆杭;

隸書航;

隸書杭

讀音:háng

“斻” (航)是駕舟渡水。古與 “杭” 同。《說文》 : “斻,方舟也。 ” 非本義。 甲骨文寫作 “” , 象人持篙駕舟的形狀。 筆畫簡潔, 造型生動, 是典型的會意字。 小篆分成 “” (斻) 、 “” (杭)二字, 均為形聲字。 隸書寫作 “” 。 今通行此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航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航
中国大陆
台湾 航
台湾
香港 航
香港
日本 航
日本
韩国 航
韩国
旧字形 航
旧字形

航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航”字头,请参考“𣃚”字:)

【卷八】【方】

『說文解字』

方舟也。从方亢聲。《禮》:天子造舟,諸矦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胡郎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航,非是。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𣃚)方舟也。舟字葢衍。衞風:一葦杭之。毛曰:杭,渡也。杭卽𣃚字,計謂一葦可以爲之舟也。舟所以渡,故謂渡爲𣃚。始皇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其地因有餘杭縣。杜篤論都賦,造舟於渭,北杭涇流。章懷後漢書作北𣃚。注云:說文𣃚字在方部。今流俗不解。遂與杭字相亂者,誤也。是說誠然。然𣃚之作杭久矣。章懷偶一正之,而不能盡正也。李南傳:向度宛陵浦里,𣃚馬踠足,亦係章懷改杭爲𣃚。而地理、郡國二志餘杭縣未之或改也。𣃚亦作航。方言曰:舟或謂之航,杭者說文或抗字。从方亢聲。胡郞切。十部。禮: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大雅詩傳及釋水同。李巡曰:比其舟而渡曰造舟,中央左右相維持曰維舟。倂兩船曰方舟。一舟曰特舟。孫炎曰:造舟,比舟爲梁也。維舟,連四舟也。釋水及公羊傳注此下又有庶人乘泭句。

航字解釋

航字基本屬性

  1. 航的部首:舟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hyyhn

  2. 四角號碼:20417鄭碼查詢:pysqBig5編碼:AFE8gb2312碼:BABD

  3. uni-code:基本区 U+822A首尾分解:舟亢部件分解:舟亠几

  4. 造字法:形声;从舟、亢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桁斻杭斻 杭 桁 𦨵 𣃚

航字基本含義

  1. 船。

  2. 行船或飛行:~海。~空。~天。~行(xíng )。~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