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字康熙字典熱度:81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gǔn,【漢字註音】ㄍㄨㄣˇ

【語音朗讀】

【申集下】【衣】【袞字五行屬】

【申集下】【衣字部】

【篇海】與衮同。○按《說文》衮,从衣公聲。

【廣韻】【集韻】𠀤作衮。《干祿字書》以袞爲正,以衮爲通。今依《說文》。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袞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袞
中国大陆
台湾 袞
台湾
香港 袞
香港
日本 袞
日本
韩国 袞
韩国
旧字形 袞
旧字形

袞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袞”字头,请参考“衮”字:)

【卷八】【衣】

『說文解字』

天子享先王,卷龍繡於下幅,一龍蟠阿上鄉。从衣公聲。古本切〖注〗𧚹,古文。

『說文解字注』

(袞)天子亯先王。卷龍繡於下常。周禮司服曰:王之吉服,享先王,則衮冕。鄭仲師云:衮,卷龍衣也。豳風:衮衣繡裳。傳曰:衮衣,卷龍衣也。卷龍謂龍拳,曲,禮記:衮衣字皆作卷。鄭於王制釋之曰:卷,俗讀也。其通則曰衮,葢衮與卷古音同,故記假卷爲衮也。鄭云:周制以日月星辰畫於旌旗,而冕服九章。初一曰龍,次二曰山,次三曰華蟲,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畫於衣。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繡於裳。則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許於糸部引書:山龍華蟲作繪云:會五采繡也。此又云繡龍於裳,其釋黺則曰畫粉也。皆與鄭正相反。葢鄭說未出以前,許所據之說不多可攷矣。幅一龍。蟠阿上鄉。鄉今向字。小徐作卿,誤。幅一龍,謂每幅一龍也。凡裳前三幅、後四幅,然則繡龍者七與。蟠阿,曲皃也。上鄉,所謂升龍也。鄭注覲禮云:上公衮無陞龍,然則惟天子衮有升龍也。龍曲體而卬首,故曰蟠阿上鄉。白虎通引傳云:天子升龍,諸侯降龍。賈公彥云:此據衣服言,若旌旗則諸侯畫交龍。一象其升,一象其下復。从衣㕣聲。㕣見口部及水部,古文沇州字也。衮以爲聲。故禮記作卷,荀卿作裷,王純碑以衮爲兖州字。各本作公聲,篆體作衮。公與衮雖雙聲,非同部,今正。按爾雅音義曰:衮,說文云从衣从㕣。㕣羊耎反,或云从公衣,从㕣當作㕣聲。或云从公衣五字非許語也。許明云天子衣矣。十四部。

袞字解釋

袞字基本屬性

  1. 袞的部首:衣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ycrhv

  2. 四角號碼:00732鄭碼查詢:sojrBig5編碼:B34Fgb2312碼:D9F2

  3. uni-code:基本区 U+889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中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衮衮 𧚹

袞字基本含義

  1. 同“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