㯻字康熙字典熱度:67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gǔn hùn,【漢字註音】ㄍㄨㄣˇ ㄏㄨㄣˋ

【語音朗讀】

【辰集中】【木】【㯻字五行屬】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韻】【韻會】𠀤戸袞切,音混。

【說文】束也。从束圂聲。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本切,音袞。又【集韻】古倦切,音卷。義𠀤同。○按《說文》自立㯻部,㯱、櫜等字从之,今倂入。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㯻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㯻部

楷書

㯻字的象形文

讀音:tuó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石鼓文;

小篆橐;

小篆㯱;

小篆囊;

小篆櫜;

小篆㯻

讀音:tuó

“橐、㯱、 嚢、 櫜、 㯻”五個字均為不同字形和讀音的口袋。 源自甲骨文1 “” (東)字的轉衍。 甲骨文2-3寫作 “” , 此字像兩端紮繩的囊中有物。 金文、 石鼓文分別寫作 “” , 嚢中裝有表示陶器的 “缶” 或玉石 “玉” , 其中金文便是小篆“” 的前身; 石鼓文的 “”(內裝玉石)便是小篆“” (橐)的異寫。 小篆又衍生出表示專供車上用的“櫜” 和兩端無底的 “嚢” 。而“㯻” (讀hùn)則是捆綁口袋, 音義皆似“捆”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㯻字說文解字

【卷六】【㯻】

『說文解字』

橐也。从束圂聲。凡㯻之屬皆从㯻。胡本切

『說文解字注』

(㯻)橐也。廣韵曰:㯻,大束。从束圂聲。胡本切。十三部。按五經文字云捕幺反。廣韵云符霄切。是以㯱音爲㯻音也。凡㯻之屬皆从㯻。

㯻字解釋

㯻字基本屬性

  1. 㯻的部首:木部外筆畫:14筆畫總數:18倉頡號碼:jbmod

  2. 四角號碼:50904鄭碼查詢:ajgfBig5編碼:gb2312碼:

  3. uni-code:扩展A U+3BF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上中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