殗字康熙字典熱度:37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è,yān,【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辰集下】【歹】【殗字五行屬】

【辰集下】【歹字部】

【玉篇】於劫切【廣韻】於業切【集韻】乙業切,𠀤音浥。病也。

【揚子·方言】殗殜,微也。宋衞之閒曰殗。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病而不甚者曰殗殜。

又重也。

【左思·吳都賦】重葩殗葉。

【註】殗,重也。葉重疉貌。

又【集韻】衣廉切,音淹。義同。一曰歿也。

又【集韻】於贍切,音𢜰。與𩳢同。汚觸也。或作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殗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殗
中国大陆
台湾 殗
台湾
香港 殗
香港
日本 殗
日本
韩国 殗
韩国
旧字形 殗
旧字形

殗字解釋

殗字基本屬性

  1. 殗的部首:歹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mnklu

  2. 四角號碼:14216鄭碼查詢:arkzBig5編碼:D9DF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B9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痷 𣩯 𩳢

殗字基本含義

1. 殗 [yè]2. 殗 [yān]3. 殗 [yàn]

殗 [yè]
  1. 病。

  2. 〔~殜〕小病。

  3. 重疊:“攢柯挐莖,重葩~葉。”

殗 [yān]
  1. 死亡。

殗 [yàn]
  1. 汙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