迆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迆字的字形演變
迆字說文解字
迆的基本解釋
迆
【繁體漢字】迆,【漢語拼音】yǐ,yí,【漢字註音】ㄧˇ
【語音朗讀】
【酉集下】【辵】【迆字五行屬】
【酉集下】【辵字部】
【唐韻】移爾切【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𠀤音以。
【說文】邪行也。
又【正韻】迆邐,連接也。
又邪倚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旣建而迆。
【註】謂著戈於車邪倚也。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亦邪行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卷二】【辵】
『說文解字』
衺行也。从辵也聲。《夏書》曰:“東迆北,會于匯。”移尔切
『說文解字注』
(迆)衺行也。从辵。也聲。移尒切。十六十七部。夏書曰。東迆北會于匯。禹貢。
迆的部首:辵部外筆畫:3筆畫總數:6倉頡號碼:ypd
四角號碼:34301鄭碼查詢:wyiBig5編碼:A8B2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8FC6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下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迤也也 迤
1. 迆 [yǐ]2. 迆 [yí]
同“迤”。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𨸿蛁绌𨂷玻𧜫𠚊𤳉鰦𤸗馝𧻫𩠞抿𣚥鈂𧷩厵𡸘鋍騔㳺鯹矜𧡐奈䀔蹃叙獁矞蝩絴𣻑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