唈字康熙字典熱度:36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ì,【漢字註音】ㄧˋ

【語音朗讀】

【丑集上】【口】【唈字五行屬】

【丑集上】【口字部】

【廣韻】烏答切【集韻】【韻會】【正韻】遏合切,𠀤音姶。

【爾雅·釋言】僾唈也。

【註】嗚唈,短氣。

【疏】孫炎云:心唈也。

【淮南子·覽冥訓】孟嘗爲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

又【廣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𠀤音邑。義同。

【集韻】或省作邑。

【韻會】通作匼。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唈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唈
中国大陆
台湾 唈
台湾
香港 唈
香港
日本 唈
日本
韩国 唈
韩国
旧字形 唈
旧字形

唈字解釋

唈字基本屬性

  1. 唈的部首:口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rrau

  2. 四角號碼:66017鄭碼查詢:jjyiBig5編碼:D0FA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508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唈字基本含義

  1. 〔嗚~〕義同“嗚咽”,低聲哭泣。

  2. 〔~緩〕抑鬱不舒暢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