篣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篣的基本解釋
篣
【繁體漢字】篣,【漢語拼音】péng,páng,【漢字註音】ㄆㄥˊ
【語音朗讀】
【未集上】【竹】【篣字五行屬】
【未集上】【竹字部】
【廣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𠀤音旁。
【類篇】箕屬。
又竹名。
【戴凱之·竹譜】百葉參差,生于南垂。傷人則死,醫莫能治。亦曰篣竹,厥毒若斯。
又【廣韻】薄庚切【集韻】【正韻】蒲庚切,𠀤音彭。
【博雅】籠也。
【揚子·方言】籠,南楚江沔之閒謂之篣。
又笞擊也。與榜同。
【後漢·虞延傳】延爲洛陽令,隂氏有客馬成爲姦盜,延收考之,隂氏屢請,獲一書輒加篣二百。
【註】篣,捶也。音彭。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9
篣的部首:竹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hybs
四角號碼:88227鄭碼查詢:mswsBig5編碼:EAB8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7BE3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
1. 篣 [péng]2. 篣 [páng]
竹籠。
古通“搒”,笞打:“加~二百。”
竹箕。
竹名。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𪄑𩥓率㤒𢉃甽欃蹊𧫨𩷸𥜿𠹚抸𤔪𣳟𡦊撆𦚍钁𥀓𢭍㠸𩢶𡄲顿䌵𨞉黦𠧏𡰿儖堦𦯆𦺖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