裋字康熙字典熱度:52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hù,【漢字註音】ㄕㄨˋ

【語音朗讀】

【申集下】【衣】【裋字五行屬】

【申集下】【衣字部】

【集韻】上主切,音豎。

【廣韻】敝衣襦也。

【玉篇】豎所衣布長襦也。

【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其短者謂之裋褕。

【史記·秦本紀】寒者利裋褐。

【前漢·貢禹傳】妻子糠豆不贍,裋褐不完。

又【集韻】殊遇切,音樹。覩緩切,音短。義𠀤同。 或作𧞫。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裋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衣部

楷書

裋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裋
中国大陆
台湾 裋
台湾
香港 裋
香港
日本 裋
日本
韩国 裋
韩国
旧字形 裋
旧字形

裋字說文解字

【卷八】【衣】

『說文解字』

豎使布長襦。从衣豆聲。常句切

『說文解字注』

(裋)豎使布長襦。豎與裋㬪韵。豎使謂僮豎也。淮南高注曰。豎、小使也。顏注貢禹傳曰。裋褐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方言曰。襜褕、其短者謂之裋褕。韋昭注王命論云。裋謂短襦也。本方言。从衣。豆聲。常句切。古音在四部。

裋字解釋

裋字基本屬性

  1. 裋的部首:衣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lmrt

  2. 四角號碼:31218鄭碼查詢:wtjuBig5編碼:DFF2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8C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𧞫 𧞀

裋字基本含義

  1. 粗布衣服:“大寒者利~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