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波
【繁體漢字】波,【漢語拼音】bō,【漢字註音】ㄅㄛ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波字五行屬水】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𠀤音皤。
【說文】水涌流也。
【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又水名。
【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又澤名。
【書·禹貢】滎波旣豬。
【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
【註】波讀爲播。
又洛之別名。
【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又潤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又搖動也。
【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又目光曰波。
【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
又金波,月光也。
【前漢·郊祀歌】月𥠇𥠇以金波。
又沸波,鳥名。
【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又偃波,書名。
【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卽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又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又長年之稱。
【范成大·吳船錄】蜀中稱尊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又【李翊·俗呼小錄】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又郡名。
【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又【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
【前漢·江都易王傳】後游雷波天大風。
【註】波讀爲陂。
又【集韻】【韻會】𠀤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
【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皮” 是個部首字。指動植物的表皮層。《說文》: “皮,剝取獸革者謂之皮。 ”金文、 石鼓文均象 “” (手)持 “” (皮鏟)剝獸皮的形狀。用手持某專業工具來表示某項工作,是很高明的創意,如同今人用鐮刀斧頭表示工農一樣。“說文古文、籀文” 及小篆字形變化較大,但均有一 “” (手)形表示勞作。 隸書(漢簡)寫作 “、 ” , 失形而成為今文。
“皮” 作為部首與其他字符組成很多表示表皮的字。如加 “水”( 氵 )成 “波” , 古陶文、 古璽文、 小篆分別寫作 “、 、 ” 。用 “氵 、 皮” 表示波是在大水之表皮湧動; “皮” 加 “包” 成 “”(皰), 表示臉部長得皰; 加 “幹” 成“” (皯), 表示麵部黑氣。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圖為 “象形字書畫” 《太和圖》 (局部)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涌流也。从水皮聲。博禾切
『說文解字注』
(波)水涌流也。左傳。其波及晉國者。荘子。夫孰能不波。皆引伸之義也。又假借爲陂字。見漢書。从水。皮聲。博禾切。十七部。
波的部首:水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edhe
四角號碼:34147鄭碼查詢:vxiBig5編碼:AA69gb2312碼:B2A8
uni-code:基本区 U+6CE2首尾分解:氵皮部件分解:氵皮
造字法:形声;从氵、皮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異體字:溊𣴫𣴫 溊𣴫
水麵振蕩起伏的運動:~浪。~濤。~瀾。~光。~紋。~蕩。推~助瀾。~及(影響到,牽涉到)。
物理學上指振動在物質中的傳播能量遞進的一種形式:電~。光~。超聲~。~長。~段。~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