竪字康熙字典熱度:64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hù,【漢字註音】ㄕㄨˋ

【語音朗讀】

【午集下】【立】【竪字五行屬】

【午集下】【立字部】

【廣韻】臣庾切,音樹。立也。俗豎字。

【說文】从豎。

【廣韻】童僕之未冠者曰豎。

【史記·酈生傳】沛公罵曰:竪儒。

【註】竪,童僕之稱。沛公輕之,以比奴竪,故曰竪儒。

又姓。

【山海經】帝命竪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

【郭註】竪亥,健行人。

又國名。

【山海經】在流沙外者,大夏竪沙居繇月支之國。

又去聲。

【通鑑】龎涓曰:遂成竪子之名。

【胡三省註】殊遇切,義同豎。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竪字的象形文

讀音:shù


金文;

說文籀文;

古璽文;

侯馬盟書;

小篆;

隸書

讀音:shù

“豎”在古文字中寫作 “豎” 。《說文》: “豎,豎立也。” 《侯馬盟書》、古璽文、 小篆等分別寫作 “” , 上邊是 “臣” (奴隸低頭竪目為臣,參看 “臣” 釋文)或 “臤”,“臤”字是用手摭涼棚觀看; 下邊是高裝的器皿“豆” 。用目看 “豆” 內腔時,目成竪立之形。“說文籀文”另加“殳”字, 寫作“” , “殳”是手執兵器或勞動工具形, 加此符可會意奴隸之意,故也稱奴仆下人為 “豎子”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竪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竪
中国大陆
台湾 竪
台湾
日本 竪
日本
韩国 竪
韩国
旧字形 竪
旧字形

竪字說文解字

【卷三】【臤】

『說文解字』

豎立也。从臤豆聲。䝂,籒文豎从殳。臣庾切文四 重一

『說文解字注』

(豎)堅立也。堅立謂堅固立之也。豎與尌音義同。而豎從臤。故知爲堅立。周禮内豎。鄭云。豎、未冠者之官名。葢未冠者才能自立。故名之豎。因以爲官名。豎之言孺也。从臤。豆聲。臣庾切。古音在四部。

(䝂)籒文豎。从殳。

竪字解釋

竪字基本屬性

  1. 竪的部首:立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seyt

  2. 四角號碼:77108鄭碼查詢:hxsu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AEA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上形下声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豎竖竖 豎

竪字基本含義

  1. 見“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