蕣字康熙字典熱度:36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hùn,【漢字註音】ㄕㄨㄣˋ

【語音朗讀】

【申集上】【艸】【蕣字五行屬】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舒閏切,音舜。

【韻會】木槿朝華暮落者。陸佃云:取一瞬之義。亦作舜。

【詩·鄭風】顏如舜華。 【說文】作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2-01

蕣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艸部

楷書

蕣字的象形文

讀音:shùn


說文古文;

小篆舜;

小篆舛;

小篆蕣;

隸書

讀音:shùn

“舜” 是上古帝王名。 “說文古文” 寫作 “” , 上邊是用火(炎)烤肉的形狀,下邊是表示在高土台上有高大建築物的 “堂”字。“堂” 在《說文》中解釋為帝王所在的 “殿” ,由此可以聯想到 “舜” 這位帝王在殿堂前燒烤肉的情景。小篆雖將 “舜” 解釋為 “木槿” (花。此字本為 “蕣” ) ,但絲毫看不出與 “花” 的聯係。此字雖與 “說文古文”字形不同,但從字的結構看仍有某些聯係。 小篆寫作“” , 上邊是由 “火” (炎)和表示一方區域的 “匚” 組成,下邊是傑出人才的 “傑” (傑)的省文(省去 “亻” 和“木” )。在人類剛剛學會用火的遠古時代,能在一定區域內使用火取暖的傑出人物也就離酋長、帝王不遠了。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蕣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蕣
中国大陆
台湾 蕣
台湾
香港 蕣
香港
日本 蕣
日本
韩国 蕣
韩国
旧字形 蕣
旧字形

蕣字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木堇,朝華暮落者。从艸䑞聲。《詩》曰:“顔如蕣華。”舒閏切

『說文解字注』

(蕣)木堇。句。朝華莫落者。鄭風。顔如舜華。毛曰。舜、木槿也。月令。季夏木堇榮。釋艸云。椴、木堇。櫬、木堇。鄭君曰。木堇、王蒸也。莊子。朝菌不知晦朔。潘尼云。朝菌、木槿也。从艸。陸機疏入木類。而爾雅、說文皆入艸類者。樊光曰。其樹如李。其華朝生莫落、與艸同氣。故入艸中。䑞聲。舒閏切。十三部。詩曰。顏如蕣華。今詩作舜爲假借。

蕣字解釋

蕣字基本屬性

  1. 蕣的部首:艸部外筆畫:12筆畫總數:15倉頡號碼:tbbq

  2. 四角號碼:44252鄭碼查詢:eprmBig5編碼:EB48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563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橓舜𧂌𧂌 舜 橓𧂌

蕣字基本含義

  1. 即“木槿”,一種灌木。